/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从“刷单”开始 谈谈网贷行业如何“消肿”

从“刷单”开始 谈谈网贷行业如何“消肿”

发布时间:2016-03-25 分类:趋势研究

今年的央视315,几家网贷平台在网络刷单的曝光环节当中被迫出镜了。凭借着央视315的曝光威力,关于网贷存在“刷单”现象的话题由此变成舆论焦点。

而随着被曝光平台纷纷做出“其也是刷单的受害者,坚决予以抵制与抨击”的积极回应,该话题也越演越烈。而与“刷单”行为共生共存的“羊毛党”一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刷单”的背后——行业存泡沫

“羊毛党”,简单说是寄生在营销推广过程当中,以赚取现金或物质实惠奖励的一类人群。早前,他们主要活跃在银行、电商等平台。随后逐渐渗透到订餐、洗衣、美容等各类生活、消费领域,大肆抢夺互联网公司给新老用户的补贴。打车软件推出之后,“羊毛党”又转战到打车领域,通过疯狂刷单获取高额返利。而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之际,“哪里有肉就盯哪里”的“羊毛党”们就大规模涌入。

目前 “羊毛党”变得专业化、团伙化和地域,他们可以通过伪造IP地址、控制多台终端的行为来大量获取现金或代金券。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法规或监管的滞后,使得平台往往处于劣势之中。没有法律规范,平台的“反战”也就出师无名,所以绝大多数平台在这“刷单”这事上只能吃哑巴亏。

据媒体报道,除了在315被央视曝光的几家网贷平台,还有很多平台也有“被刷单”的遭遇,它们当中就有数百万的返现补贴推广费用被“羊毛党”所 “薅”去。有平台甚至因为“羊毛党”过于猖狂而不得不提前终止活动,当然也有些积极作为的平台,祭出了封号、取消资格、加收管理费的反战手段,更有平台专门聘请了技术人士前来“捉妖”。 不过“药效”都是极为短暂的,等风头一过,还是有羊毛党趁虚而入,平台也十分无奈。据数据显示,部分平台的推广补贴有超过一半入了“羊毛党”的口袋、打了水漂。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随着监管收紧,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或停业或关闭或被经侦介入,而新平台、小平台在其中的占比就十分明显。笔者以为,由于新、小平台不具备先发优势,在没有品牌、资源和业务模式积累之下,也只能在补贴上不断加码、甚至只有超过那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平台,才能吸引投资者。而这正是这类平台所不能承受之重,而且也没有持续的盈利模式来维持这样的补贴支出,加之“羊毛党”的掺和,平台崩盘就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大考之下 行业“泡沫”将消退

如今,网贷行业的监管日趋收紧,而信披更被视为是重要的监管抓手。这对于“刷单”等带来的行业“体量”浮肿、行业泡沫,可谓一把利器。

在今年3月12日,由即将成立的中国互金协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中透露,平台每天更新至少21项平台运营信息,包括交易总额、投资人数量、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累计违约率、平台项目逾期率、近三月项目预期率、借款逾期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客户投诉情况、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有关情况等。

而这些信息需要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定方式及渠道全部披露,包括相关网站、互联网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定方式及渠道。由此得名“最严”信披。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就指出,其实这是与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一脉相承的。征求意见稿中就出现了12处“信息披露”的字眼。

笔者相信,随着信披要求平台公布多维度的经营数据成为现实之后,网贷平台的泡沫也将被挤去。由此可见,网贷平台若想与行业步调一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拒绝“虚胖”,是件越早越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