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支付牌照转让价炒到5亿折射深层次问题

支付牌照转让价炒到5亿折射深层次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10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金评媒

近日市场掀起了支付牌照转让潮,一个牌照直接叫价“5亿元”,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个价格相比去年上涨了10倍。

原因何在?直接表面原因有二:一是央行公开宣布停止第三方支付牌照审批。在审批制下,停止审批意味着越来越稀缺,如果允许转让的话,价格必然扶摇直上。曾记得,本世纪初期几年间,一个典当行牌照被炒到几千万,原因在于不再审批该类机构。二是近期第三方支付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监管重罚、刷卡费率改革等多重打击,第三方支付机构生存愈发艰难。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赢者通吃局面正在形成。微信支付、支付宝钱包等向线下快速挺进,使得小型支付机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些支付机构傍大款,被大企业收购的欲望越来越高。而大企业向互联网金融挺进的第一步就是收购第三方支付机构。恒大集团完成对广西集付通的收购,曲线获得了支付牌照,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收购价格在5.7亿元左右。美的集团收购深圳神州通付的事项也已经完成了50%股权的变更,据媒体报道,交易价格为3亿元。

从市场分析,从金融业全球化发展趋势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势不可挡。因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如破竹。虽然中国第三方支付一时出现困难,但是这种困难是规范中的困难,很快就会过去的。整个金融业向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搬家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第三方网络支付系统必将是互联网金融的马前卒。这个市场虽然出现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赢者通吃局面,但蛋糕仍然很大。挺进网络第三方支付行业为时不晚。这是大企业不惜重金收购支付机构的原因。从长期市场看,5亿元并不多。

不过,从短短一年价格上涨10倍看,绝对是畸形的,背后反映的是深层次矛盾。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计划经济思维下审批制的产物。

此前,获悉央行停止审批后,就产生过质疑。为什么停止审批,需要细细思量。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多了少了,由什么决定?计划经济思维下,是坐在办公室想象着多了,随即做出停止审批的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多了少了,是由市场说了算的。市场上只要有需求,或可以说此类东西就不多;此类东西如果多了,市场的无形之手自然会将其淘汰。随意停止叫停,不仅对市场造成巨大损失与伤害,而且背后将会产生疯狂寻租空间,疯狂炒作现象。最终将市场彻底扭曲。

第三方支付牌照被爆炒,一年价格上涨10倍,警示我们审批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大,必须清除不必要的审批事项,下壮士断腕之决心削减审批项目,彻底放权与市场与社会。

审批制下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应该禁止转让炒作,包括各种形式的收购等。金融是一个特殊行业,金融企业是特殊企业。这是严管或严格审批金融机构的原因。在审批中,一系列准入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金融行业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一旦被卖出转让,新主人的金融要求条件不一定能够达到,风险必将裸露出来。因此,不只是第三方支付,所有金融机构都不应该允许在市场公开转让出售。

总之,央行应该尽快出台禁止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转让被收购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