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发展普惠金融,银行业要有紧迫性

发展普惠金融,银行业要有紧迫性

发布时间:2017-05-27 分类:趋势研究



金融是万业之母,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之基、充分就业之本,充分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是当下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普惠金融事关发展和公平,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和就业,会议要求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服务小微企业、“三农”、脱贫攻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是金融改革的大年,部署普惠金融工作,反映了国家对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任务的高频关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协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随后,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密集发声,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以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金融改革多管齐下,并且专注优化供给,普惠金融是核心方向之一,它表明,抑制资金脱实向虚,不仅由表及里,而且细致而微。我国金融市场的服务供给,一贯偏重国企而忽视民企,偏重大企业而忽视小微企业和个人。如果说自去年以来的A股市场IPO加速正在着力解决前一个问题,那么推动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则是对后者的矫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优化,我国中小微企业约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但融资需求远未被满足,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金融服务的缺口则进一步被放大。中小微企业对中国经济贡献巨大,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其在稳定就业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传统金融业补上普惠金融这块短板,对实体经济意义甚大。

大中型银行的客户覆盖面广,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有利条件,而在征信和风控方面,当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也渐趋成熟。从技术的角度讲,普惠金融应该是传统金融的升级,当下,传统金融机构完全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征信管理水平、用户需求分析能力,为小微企业、个人用户提供普惠化的新型金融服务。

就银行业而言,发展普惠金融也是未来传统银行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普惠金融实际上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要求,尤其要看到,随着银行业准入门槛的持续放开、互联网金融的倒逼,传统大中型银行必须以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其规模优势,这从根本上要求传统银行必有有更强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真正做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此外,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出的那样,普惠金融事关发展和公平。以社会公义而论,金融本就应该是普惠的,更何况,长期以来,我国居民部门向银行贡献了高储蓄率,银行资金取之于“小微”,用之于“小微”,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说过去银行业受制于服务能力、服务意识,使得资金连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渠道被阻断,造成成本高企的民间借贷盛行不衰且险情频发,那么在当下,不管从银行业的变革需求和能力、还是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讲,亦或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都应该更受重视。

事实上,普惠金融在近两年发展迅猛,政府当下对大中型银行加以引导、推动,更多的是顺势而为。从根本上讲,当下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是由需求驱动的,它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人金融观念的现代化转变,多样化的小额金融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传统银行渠道的供给不足,不仅传统的民间借贷依然险情不断,校园贷等新型金融服务的乱象也频频见诸报端、网络,这实际上恰恰说明了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增加有效供给的紧迫性,借此,普惠金融方能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并加快进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