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融合是传统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的最好方式

融合是传统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的最好方式

发布时间:2017-10-19 分类:趋势研究

传统银行的转身并非易事,尤其在经济增速不容乐观、科技技术加身的新型金融主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难以控制的外部环境。但不容否认,这些因素同时也是银行下一阶段发展的机遇与动力。目前,技术带来的提升也已经呈现出来。

近年来为银行业提供 IT 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张。 IDC 的数据表示,2016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277.23亿元,同比增长23.1%,而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36.99亿元。

对于银行、医院等传统机构而言,由于机器、架构、系统等多方面的设施逐渐过时老化,原本的底层基础设施通常无法承载太大计算量,也难以运行新的解决方案。如果规模化应用新技术,往往需要从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进行更新和每个环节的流程打通,过程十分复杂繁琐。市面上的产品多为各个环节的细分方案,一直缺少一体化的产品。如果有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能够满足他们对所有 IT 基础搭建以及新技术的需求,无疑对他们应用新型技术有着更多层面的支持。我们且以几家代表性金融机构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应用科技手段实现转型升级。

传统金融机构欠缺的是什么?

“在发展金融科技上,除了人才外,有两类资源比较重要,一是数据,一是金融业务场景。”在谈到传统商业银行究竟面临什么挑战时,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大数据风控、精准营销等金融科技应用均基于丰富的多元化数据,是传统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监管部门对银行做金融科技强调稳字当先,以安全为重,强调银行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强化运营管理,防控金融风险。”

“我们需要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银监会在“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要大量应用云计算等技术,云计算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的架构和商业模式中。实际上,金融行业较其他行业更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处理。银行业在过去对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强调安全、稳定、业务连续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放开以及大互联网公司的参与,这个时候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局越来越剧烈。

在金融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上,城商行似乎比大型银行走的更快更好。例如,长沙银行打造了“未来银行”的概念,将虚拟网点、生物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嵌入其中,尝试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大数据的运用。重庆银行则开发了基于大数据计算的信贷产品“好企贷”,引入税务、征信等信息,帮助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在几小时内通过手机申请到融资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节省企业时间。

当然,除了各自专注开发之外,银行之间也有着技术上的互动。

以九江银行为例。2008年,九江银行和兴业银行共同做系统托管的时候,九江银行全行的资产只有140亿,400名员工,信息科技部的员工更是只有7人,以这样的力量支撑一家银行正常运营并对外提供服务,难度极大。九江银行首席技术官肖璟表示, “这个过程中九江银行在选择合作商的时提出了两点基本要求。第一,我们希望合作方不是单一产品的服务商,而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能够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第二,我们希望合作方能够做到业务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输出技术的同时带来业务的指导和帮助。”

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于融合

今年以来,各大型银行纷纷宣布与科技公司、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农业银行与百度战略合作并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中国银行与腾讯合作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金融科技现在炒的比较火,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金融本身是数字化驱动的行业,它和技术有天生的合作纽带。金融科技发展重要的核心在于融合。

金融和科技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银行信息化过程本就是和科技共同成长的。“围绕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技术还会进一步产生,我们觉得技术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强调实质大于形式,解决我们的痛点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综合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金机构在金融科技布局上各有优势,有着比较好的互补性。目前来看,两类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