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金融系统/ 全民消费盛宴临近“双11”开启金融狂欢

全民消费盛宴临近“双11”开启金融狂欢

发布时间:2017-11-09 分类:行业资讯

伴随着国内最重要的网购狂欢节“双11”渐行渐近,各大电商早已吹响了买买买的号角。在这场全民狂欢的背后,金融业的生态同样经历着一场潜移默化的变革。无论是电商系金融,还是传统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抑或是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不愿错过这样一场消费盛宴。此刻,优惠活动此起彼伏,真金白银全力助阵……为了分得一块蛋糕,在这个看不见的战场上,各大金融机构早已火力全开。

A 电商金融:线上线下同时开战

近日,为备战“双11”,各路金融机构纷纷开足马力,在电商系消费金融中,多个平台金融服务优惠力度加大,从线上到线下,促销活动早已提前开启。

早在10月11日,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就发布了全套天猫“双11”商家金融服务政策:今年,将为超过1000万商家提供贷款授信,总提升额度超过600亿。10月19日,蚂蚁花呗宣布启动“双11”临时提额,相比于前两年,今年能够享受临时提额的花呗用户预计达到八成。同时,支付宝官方宣布,今年天猫“双11”花呗将会帮一部分用户把“双11”当天的账单还清,金额不等,最高是4999元。

与此同时,京东金融也不示弱,“双11”期间,新激活京东白条的用户可获得666元礼包和12期免息券,此外,白条还针对家电、3C、数码、家居、服装等不同品类的热门产品推出3至24期息费优惠不等的分期活动。京东支付还拿出1亿真金白银推“立减”活动助阵,并将优惠延伸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电商网站。在所有支持银联扫码付和银联“云闪付”的商家使用京东支付付款,均能享受订单随机立减。

除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唯品金融也推出了网购分期服务唯品花,提供3、6期分期免息;苏宁金融方面,同样推出了类似的“三零分期”活动,即3-12期分期付款,0首付、0利息、0手续费。

而电商金融的优惠活动同时也蔓延到了线下。为了吸引更多人使用自己的支付工具,今年“双11”期间,支付宝将在香港首次实现线上、线下打通,消费者在香港线下实体店用支付宝付款时,同样可以领取红包,这些领取的红包同时也可以用于线上购物。除了香港,菲律宾也可以用“扫码付”在线下抢购商品。

在线下,京东支付同样在商超、便利店、饭店等高频消费场景提供大幅优惠。近期,消费者在支持京东APP付款码、京东金融APP付款码以及支持京东闪付的800多万家商户消费,单笔订单满5元即可享受随机立减优惠。整个11月,消费者在全国5000余家合作便利店使用京东码支付或京东闪付,每人每天还可享受满15元减5元优惠。微信同样参与到这场战火中,推出了“支付领红包”的现金奖励活动,消费者在活动期间只要在参与活动的品牌店使用手机支付,且支付金额大于等于5元,即可获得相关的红包。

B 银行:联手电商+减费让利

尽管“双11”是电商的狂欢阵地,但今年,传统银行也不甘示弱,纷纷创新产品和服务,瞄准网购狂欢节这一块大蛋糕。

近期,百家银行携手苏宁金融刮起“双重立减”支付风暴。用户购物并使用苏宁金融APP绑定苏宁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交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百家银行的银行卡、信用卡快捷支付,可有双重立减优惠。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苏宁银行开业后参与的第一个“双11”。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推出淘宝联名卡,并能实现网购和刷卡的权益互联共享。以中信银行淘宝联名卡为例,绑定支付宝快捷支付可以累计(信用卡)积分,最高奖励10倍积分。而兴业淘宝网联名卡,持有者在淘宝网购物使用信用卡快捷支付交易时,即可实现信用卡积分实时抵扣购物金额的优惠。

此外,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除了在“双11”期间临时上调用户授信额度,也在部分时点加入到了促销大战中。近日,多家银行宣布对信用卡分期费用进行调整。其中,中信银行公告称,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服务收费标准,据记者了解,该行的部分分期手续费下调幅度高达三成以上。平安银行近期同样公告称,将对信用卡部分分期产品提前结清业务剩余手续费收取规则进行调整,自今年11月1日起,客户办理优享金、灵用金、由你分、消费专用备用金提前结清业务时,剩余未结清手续费不再全额收取,仅按提前结清本金的3%计收,计入当期信用卡账单(已入账手续费不退还),持卡人需要一次性清偿。华夏银行等银行同样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分期优惠项目,相较以往均有不同程度的让利。

除了与电商的联手和在信用卡消费方面进行减费让利,多家银行同样将这场购物狂欢悄然变身为“理财狂欢”,记者发现,多家银行在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活动中都冠上了“双11”的前缀。比如,交行在其手机银行推出“11.11一起拼团买理财”的活动,不过,时间跨度为10月10日到11月30日,“2人成团,团队最高奖励10万元”的宣传语,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兴业银行则在其理财客户端“钱大掌柜”推出了“掌柜六重好礼”的“双11”理财活动,以吸引新用户参与。

C 保险公司:综合型消费险受青睐

从之前理财型保险产品在“双11”销售量爆发,连续两年创造了亿元级销售神话到退货运费险“以量取胜”,再到2016年消费类保险创造单日6亿笔的纪录,成为全球保单量最大的险种,近几年,在“双11”的狂欢中,保险业绝对算得上是大赢家。

2013年“双11”,国华人寿以万能险——“华瑞2号”为主打产品,该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限量10亿元,投资期限一年,资金门槛1000元,创造了“开卖十分钟,保费过亿元”的销售神话。

不过,基于监管层对网销理财类保险产品的规范和整顿,2015年,网销万能险大范围下架,在售的万能险、投连险数量大幅减少,高收益理财险退出“双11”营销主战场。与此同时,消费保险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所谓“消费保险”,是伴随着互联网购物浪潮下的创新险种的统称,其利用保险机制促进消费达成,从价格、质量、物流、售后等等环节提升消费体验,化解售后纠纷。

2015年的“双11”,阿里的蚂蚁金服推出退货运费险、物流破损险、正品保证险、品质保证险四大险种为“双11”护航;2016年“双11”,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保险上升至5类30余种,参与的保险公司也变成了9家。在退货运费险不断创造着销售纪录的同时,市场对于消费保险市场的挖掘也愈发深入。而最新消息显示,目前,为天猫“双11”提供消费保险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2家保险公司已经筹备就位,将提供近50种消费保险为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节保驾护航。据悉,除了消费者所熟知的正品险、退货运费险、生鲜腐烂险、手机碎屏险等已有险种外,天猫的保险服务将扩展到质量保证保险和商品售后保障保险,为商家推出了服饰30天质保、食品品质保障,物流破损等针对不同品类、不同场景的新险种。

与此同时,京东金融也提供了品质险、延长保修险等近30种保险免费供消费者领取,涵盖家电、3C、服装、家居、母婴等多个品类。消费者还可免费领取包含个人账户安全险、家财险等在内的保额高达120万的保险大礼包,在购物过程中也有“运费险”“物损险”等各种保障。

D 网贷平台:频繁“促销”需警惕风险

针对电商促销模式发生的诸多变化,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样开始加入“战局”,推出了多种拯救“剁手党”压力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网贷平台都推出了助力“双11”的短期活动,其中,加息、发红包、送iPhone等推广方式让人眼花缭乱,其力度之大,也让部分投资者很是动心。比如,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双11”的投资四大攻略:任意选一款产品投资,全场奖励+1.1%;每天11:11秒杀,60天11%年化收益的产品,抢完即止;活动期间,凡注册、登录、投资完成时都可获得多重实物或红包福利;投资达到指定金额,即可获得“双11”购物金。还有的平台则在起投金额或投资期限上进行了规定,只要超出其规定的起投金额或期限就可获得一定的现金或实物奖励。

事实上,每逢节日便“扎堆”推出优惠活动,似乎已经成为网贷行业的常态,很多投资者也深谙此道,热衷于在各个平台之间找寻福利。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网贷行业作为依靠互联网而生的新型行业,不排除有不良平台借着较大力度的活动发出大量假标非法聚拢资金的可能。因此投资人在准备选择网贷平台投资之前,擦亮眼睛挑选靠谱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距离年底越来越近,正是网贷平台“爆雷”的高发期,越是在这样的时间点,投资者越需要抵制住高息促销的诱惑,审慎地选择投资平台。

另外,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会提供较为专业的考察评估结果和各类参考信息,面对通过短期投资获取高收益去为网购买单的营销噱头,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需谨慎看待,可对这些评估信息进行参考,做好资金安全保障。另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前,千万不要贪图福利奖品盲目地选投一些长期标的,以防出现急用资金而拿不出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