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 刘润: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风险

刘润: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风险

发布时间:2014-03-25 分类:行业资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财付通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不是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传统金融业拍手叫好:早该管管了!互联网业痛心疾首:这是开历史倒车。有人直指这是这是银联的小动作,银联反击:施阴谋者最易以阴谋论指人。

几天之后,3月19日下午,央行在京召集包括腾讯、阿里、百度、宜信等涉水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召开座谈会。会上,沟通讨论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对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做出限制,比如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单笔转账不能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等。会上,还提到央行牵头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且已基本获得国务院批复,不久将挂牌。

3月21日,央行再次发布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卡预授权风险事件的通报》,要求八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从4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停止线下收单接入新商户,要求另外两家(银联商务和广东嘉联)自查。

传言,针对几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央行可能首次出手立规,可能的规范化要求包括:

•P2P业务:只能提供信息服务,资金不能做杠杆,不能吸收存款;•支付业务:不能跨行清算,不能吸储,不能为客户融资;•众筹业务:不能提供担保,不能吸储;•网上代销金融产品:不能承诺收益,不得久期错配,必须有流动性保证。

这几记重拳给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浇了一大盆冷水,很多人开始怀疑,是不是传统金融业哭倒了长城,说动监管部门出手,终于大获全胜。不少人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跌到了谷底。

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是互联网金融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互联网的铁拳是创新,金融的本质是风控。创新一路杀下来,遇到风控是必然的事情。在这次的遭遇战中,央行的“暂停”,是如此的柔和,表明了监管部门的容忍度和变革的决心有多大。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绝对不可小觑,只有迈过了这道坎,才能从虚火的夏天,走向收获的金秋。

举几个例子。

先说说央行惩罚八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背景,这是源于一个“信用卡预授权漏洞”。信用卡有一个预授权功能,额度可以是溢缴款的115%。于是,有人蓄意往一张透支额度1万的信用卡里存入100万元,然后找商家刷出115万,套出15万利益消失。当2014年1月大家发现这个漏洞的时候,涉案金额已经到了100亿,相关机构损失可能达到15亿元左右!有人说这是收单机构(第三方支付)的问题,有人说这是银联的规则的问题,有人说这是发卡行发了太多虚假的卡无法追查的原因。但不管最后板子打在谁的身上,这15亿已经蒸发了。一个小小的漏洞导致15亿的损失,发卡行没有详细审查用户资料的罪责难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央行要暂定“虚拟信用卡”的发行,因为这“违背和动摇了金融账户实名制的根基”。金融的风险不发生则罢,发生起来就风圈残云,天地为之变色。

再举一个例子。今年2月初,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以技术故障为由,停止用户提现的服务。2月25日Mt.Gox正式申请法院破产保护,据媒体报道Mt.Gox因为受到黑客攻击,总共744408个比特币失窃,价值3.5亿美元,该平台因此资不抵债已申请破产。这是怎么回事呢?据一位业内人士说,该比特币交易平台上的一个漏洞被黑客发现,让用户提现自己的比特币后,平台认为这笔提现没有成功。黑客利用这个漏洞,迅速反复提现,提空了平台上74万枚比特币,瞬间3.5亿美元蒸发。比特币不记名,无从追查,平台自己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无力向其他用户偿还3.5亿美元,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唯有宣告破产。这印证了金融业的那句老话:如果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那么,二维码支付到底有没有安全风险呢?我看到一份资料,里面对二维码支付可能遇到的风险做了详尽的分析(你的竞争对手总是最了解你的),从手机客户端支付软件、用户银行卡帐号/密码安全、后台转接清算系统的安全、二维码编码/解码/传输的安全、“微POS”们的安全等5各方面解析了二维码支付可能遇到的攻击。作为一个在微软工作了14年的IT人士,我认为这些分析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些分析中,一点一点架构出一个攻击方案,确实比较可怕。

最后说说央行可能要立柜的四条,在我看来,其实都是非常基本的要求,非常柔和,一点都不过分。比如,中国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贷,成立8年来,一直坚持“只能提供信息服务,资金不能做杠杆,不能吸收存款”,那些违反这些原则做担保的,纷纷倒闭。这些监管,将非常有利于肃清互联网金融的本源,让投机者出局。

所以,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极力的支持者,我其实理解这次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的出发点。这不是一次倒退,而是一次飞跃前的蓄势。当创新铁拳遭遇风险控制,如果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能够在央行的帮助下,能够最大化的提升交易的安全性,规避“创新的风险”,我相信,前途将不可限量。

我的这篇文章不是为传统金融业呐喊。暂停,调整,最后一定是放开。这是早晚的问题,大势不可阻挡。有一本书《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描绘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放松监管前的金融业:

“体制为行业每个子部门提供保护伞抵御不受欢迎的竞争,子部门持续将增长率和利润率保持在可接受水平上,市场参与者很少有动机去侵犯他人地盘,或破坏这种让大家都心满意足的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

这和我们今天的状态何其相似!今天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不是互联网化,而是市场化。放松管制,走向市场化,这也一定是中国金融业的必然趋势。正在筹划的《银行破产法》,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在未来1-2年,将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些都是市场化即将到来的迹象。

互联网公司不要急功近利,传统金融业不要固步自封,把创新和风控的优势结合起来,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来源: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