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贷系统/ 京东“白条”背后的互联网信用支付思考

京东“白条”背后的互联网信用支付思考

发布时间:2014-02-19 分类:行业资讯

文/张睿 京东“白条”将业内的目光再次引向了信用支付,先消费后付款的支付方式无疑将提高用户活跃度,刺激销量的提升,不仅对京东这样的电商公司是如此,对于游戏、阅读、视频、社交等面向虚拟物品收费的互联网公司更是如此。 事实上,在京东白条之前,针对虚拟物品的信用支付已悄然兴起,代表企业有PP钱包、mo9,以及新浪信用宝等。与实体商品相比,虚拟物品单价低,成本低,所以信用支付发展得更快。 笔者近日采访了PP钱包产品技术副总裁任衡,他介绍了PP钱包的业务,并谈了对信用支付的看法。

1500万交易流水

PP钱包信用支付针对游戏、视频、彩票、婚恋、社交娱乐等互联网公司的虚拟物品,提供信用支付方式,用户只需要验证手机号,即可实时获得授信、完成支付。 用户消费后,由PP钱包负责账单催缴。 PP钱包向合作商户收费,以承担坏账带来的风险。上线3个月来,PP钱包信用支付业务已经处理了超过1500万的交易流水。 去年12月,笔者曾介绍过新浪推出的信用支付产品“信用宝”,主要面向手机游戏。 因为面向虚拟物品,成本低,商户可以承担比银行卡稍高的费率,大约10%到20%之间。 任衡认为,对于电商经营的实体商品而言,成本高,利润小,一旦信用支付出现坏账,电商赔率高、损失大。相对而言,虚拟物品边际成本为零,使用信用支付对商家没有损失,更为划算。

电商数据并非全部数据

支付宝信用支付筹备多时,最终却未见大范围推广;京东2月13日推出最高额度15000元的“白条”,在50万用户范围内测试。 任衡认为,过去的消费记录不构成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预估。从授信模型角度而言,即使支付宝和京东有大量的用户电商消费记录数据,也无法准确衡量一个人未来的授信违约风险。他们缺乏银行的贷款记录、信用卡还款记录、话单、房贷等周期性还款记录,而这些数据比单纯的消费记录更有效地评判用户的信用。

要做信用支付,先得整合大数据

信用支付必然存在风险,这背后的风险谁来承担?据任衡介绍,一靠自担,二靠转嫁。例如,信用卡公司自担风险,而资产支持债券ABS等金融衍生品又将风险转嫁给了债券投资人。不管是自担还是转嫁,信用支付的发展最终最终取决于用户信用体系及评级系统的建立,一靠用户大数据的整合、分析,二靠面向个人的风控、授信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这两点,正是国内与国外的信用体系存在的巨大差距。美国的银行、贷款机构、保险公司相互共享数据,充分意识到‘凭己之力,难治天下’,所以更倾向数据共享,以数据分享来增强用户信用数据的完整性。而国内,不管是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是第三方机构,更视数据为’私有财产’。”任衡表示。 因此,国内用户数据非常分散、割裂。没有数据的融合,就更难谈风控、授信模型的优化。 从宏观层面看,信用支付的产生来自于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不对等。中国80后、90后深受美国“透支消费”文化影响,消费意愿强烈,但与此同时,在高企的房价及高通货膨胀的挤压下,消费能力却增长缓慢。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信用支付及消费金融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来源:搜狐网(责任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