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收益完胜“宝宝” 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效应初现

收益完胜“宝宝” 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效应初现

发布时间:2014-03-26 分类:行业资讯

    尽管距离3月底还有一周多时间,但多家银行已纷纷开始抢发季末高收益理财产品。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破“6”已经并不稀罕,甚至不少中长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直逼7%的高收益大关。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前段时间风光无限的“宝宝”军团却继续集体“坐滑梯”,收益率失守6%大关。

     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仍是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的主力军。例如,重庆银行柜面渠道专售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只有5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6.0%,投资门槛为20万元起。此外,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中长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超过了6%。

      另外,浦发、哈尔滨银行的产品利率也超过了6%。在市内商业银行人士看来,银行理财产品提高收益率是为了在季末吸引更多的存款。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认为,临近季末银行又将面临存贷款考核,季末效应再次显现。

       与银行理财产品形成反差的是,自3月以来,“宝宝军团”的7日年化收益率几乎全线跌回“5”时代,并且持续一路下滑。统计数据显示,3月24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511%,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5.524%,苏宁零钱宝挂钩的汇添富现金宝收益率为5.359%。甚至百度百赚利滚利也跌至5.984%,失守6%大关。

      银行理财师建议,市民投资除了看收益率之外,也需兼顾到资金流动性、投向和期限等因素,要进行长短搭配。投资者可以配置一些银行中长期较高收益理财产品,提前锁定较高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