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贷系统/ 互联网金融文化与“知青”文化

互联网金融文化与“知青”文化

发布时间:2014-03-27 分类:行业资讯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组成群体实在是太复杂了,比任何一个传统金融行业都复杂。单单是在线理财这一个分支,就有阿里、腾讯、百度、苏宁、银行、基金,甚至还有财经媒体都来掺和一脚,形成了颇具多元色彩的景象。文化和风险是需要同时考虑的,特别是对于金融行业。传统金融的监管体制已经很到位了,所以文化上比较一致,是审慎、规范的制度性文化,坚决不越雷池,不逾越政策的天花板,一旦出问题就要向监管机构打报告,否则就可能面临严厉的惩罚。

      但是互联网金融却不一样,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类型,它的风险认知、防控手段、以及具体操作人的风险素养有很大差别。金融需要考虑风险,互联网金融也首先需要考虑风险,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风险文化。风险文化的差别主要就在于对风险的容忍度。在一个稳健的经济体制中,传统金融的风险容忍度是很低的,因为没必要去冒险,躺着就已经能挣钱了,何必去冒风险;而互联网金融却不一样,它的生存环境在没有最终定调之前,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变数,而且被金融机构抢剩下的市场份额,成分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风险(高风险匹配高收益,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对投资者的优势所在),保持较高的风险容忍度是必须的,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收益能覆盖风险就能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

     举一个例子,美国的社会够诚信了吧,社会信用水平够高了吧,按理说这样的社会中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考虑度和承受能力都会比较强,容忍度不用那么高。但是Lending Club 2011年的综合违约率是3.9%,而出借人的综合收益是7.83%。违约率比较高,但是至少还有7、8个点的收益,覆盖没问题。所以,你说互联网金融野蛮也好,不守规矩也罢,其实背后都是基于自身独特的风险文化在起作用。 如果没有这种相对较高的风险,我想互联网金融也不会有存在的空间了,剩下的市场份额早就被传统机构瓜分了。现在的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已经从零星的,相对高风险的市场中找到了自身的风险成本定价能力(数据征信的功劳),并开始向传统机构的阵地蔓延了,这不,就惹恼了金融大佬们。我想这次取缔余额宝的言论虽然华而不实,至少代表了部分人士的想法。

      既然互联网金融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上也要提高风险容忍度,那为什么目前几个主要的平台的运营还相对比较稳健呢,除了少数一些p2p在操作上没有做好风控和流动性管理,电商小贷、在线理财、快捷支付、平台服务、大多数p2p还都能保持稳健的运行。这就要谈到互联网的基因了,什么是互联网的基因?开放、透明、信息、交互,再加上合理的技术工具,完全可以融入具体的金融形态,比如传统金融所不愿去服务(成本与收入的衡量)的那80%部分客户,比如银行不愿意涉及的部分高风险小微客户,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嫁接,来实现了金融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控制的协调,最后的混合物——互联网金融也就能踉踉跄跄学会了走步,并开始小跑了。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的基因功不可没,从文化上说,这是一种开放与包容,而这种包容的背后是互联网的数据归集和征信处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放大了信任约束。这种信任约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银行信贷抵押模式,也赋予了更多人建立信用记录的机会。

      谈到这里,互联网金融的文化构成也就基本有了框架了,去掉一个最高分,严谨的“守规矩”,去掉一个最低分,不守规矩的“野蛮人”,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文化是开放与风险的综合体,和“知青”文化有相似之处,因为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既带来了城市的开放与新鲜知识,但也承受着个人的命运坎坷之风险,这和目前互联网金融兼具风险能力、开放并包的状态有相似点。“野蛮人”的描述更适合高息、不规范的民间借贷,而“守规矩”则比较匹配传统金融机构。

      从长期来说,社会的融资市场是多元化的,传统机构的比重会下降,互联网金融的比重会有所上升,而民间借贷则会更多地走向透明。“野蛮人”将会越来越少,“知青”将会走向成熟,而“守规矩”的人也会更趋活力,这也是金融市场化应该带来的结果:利率水平的市场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