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互联网趋势下的资产管理业模式变革

互联网趋势下的资产管理业模式变革

发布时间:2014-08-18 分类:趋势研究

过去十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技术创新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这是一场被低估的革命。在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快速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虚拟世界渗透实体世界的速度快得惊人。最近的案例就是腾讯的微信,其便利性和社交特征快速征服了大家,如病毒繁殖般速度席卷全国。资本市场一方面努力把握和挖掘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则快速被移动互联网改造和重塑。

信息技术创新一直在改变资产管理业的运作模式,而这种改变的速度与创新的节奏密切相关。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股票交易的规模量并不大,投资者接触信息的便利性不高。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大幅度提高,投资者越来越容易接触到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咨询,同时股票的换手率也逐渐提高,还有一个伴生的副产品就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噪音和污染。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则更快地改变着我们所处的资产管理业的生态环境,并且对运作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这场变革至关重要:一是其粘性。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等可方便携带的消费电子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越来越丰富,这些电子产品大量消耗着我们的碎片时间,而把大量碎片时间消耗在移动终端上的各种应用的结果则是形成使用习惯,也就是消费者的粘性。粘性的形成就会形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渠道和入口,其隐性的经济价值就会不断提高。这也是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试图挤走别人占据消费者互联网入口的原因,也主宰着过去十多年互联网模式的新陈代谢。二是移动互联网社交新动向。当互联网新领域从桌面电脑和笔记本转移到移动终端的时候,传统的第一代门户网站和第二代搜索引擎时代已经成熟,行业寻找的新应用是社交属性的应用,这也是移动终端针对碎片时间的轻度应用特征所致。社交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这也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创新的领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信息井喷,但同时也把信息更加碎片化;严肃的深层次思考显然变得越来越稀缺。简而言之,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加速度的演进过程,互联网就是一个例子。

回顾历史,中国股票市场的投研模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91-1997年的早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摸索,投资的模式也相对简单,没有规范的研究和投资模式,市场更多地呈现出原生态特征。二是1998年开始到2008年的规范化和洋务运动,资本市场引入了共同基金,证券公司被要求逐步规范化。引入西方的投研模式就从此时开始,同时恰逢全球性的经济繁荣和泡沫,全市场都在学习国外的股票研究工具和组合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很多周期性行业和制造业的研究和投资尤其明显。这一阶段TMT和医药两大行业的投资机会反而不多。经历过这一疯狂年代的投资者对价值股投资体现出来的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和股票研究模板的西学为用带来的精巧的体验深入人心。三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反思,体现在投资研究上就是百家争鸣,风格多样化。第三个阶段刚好也是互联网移动化开始的时候,为了获取超额收益,投资研究对实战性的要求更高。

移动互联网趋势下资产管理业的投研组织模式出现了两个很大的变化:一是社交式研究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全面渗透甚至颠覆。传统模式中的卖方和买方角色界限也在被打破,卖方研究员、买方研究员和投资经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在被重塑。传统模式中研究信息基本上由卖方控制并单方向传递给买方,其中买方研究员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在新的模式中,卖方的垄断正在被打破,类似雪球之类的社交式研究平台正在崛起,微信平台已经彻底地改变了研究信息的传递模式。社交式讨论带来的互动可以扩展研究的角度,而不容易形成传统模式中的趋同性问题。二是第三方独立研究的兴起,这是社交式研究模式附带出来的。传统模式的信息来源单一化和研究趋同性给第三方独立研究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股市的投资机会也不断经历风格资产之间的转移。在互联网大潮中,我认为投资研究组织模式会出现两个变化方向:一是重构传统的投研模式使之更加扁平化,重新认识传统的行业划分;二是构建社交化的研究平台,培育团队讨论的研究文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