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浅析P2P监管:行业很难建立清晰的监管规则
发布时间:2014-11-03 分类:趋势研究
面对近期愈演愈烈的P2P跑路潮,赶紧忘掉“法无禁止即为可”的无监管幻想吧,监管部门对于金融这个外部性极大的领域当然是“法有授权即可为”。赶时髦借用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的话,监管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因为一方面不能过于严格而打击到企业家精神,同时还需要有强势政府,勇于实施监管。
现在的中国P2P市场面临的监管问题正是如此,金融的跨期特点让庞氏骗局成为永远也躲不开的阴影。即便是P2P从业者也希望监管部门赶紧划定具体监管规则,好在资产规模为王的金融领域内迅速成长,争取早日可以挺起腰杆靠存量规模说话,而不是整天拿一年内流转数次的流量规模吸引眼球。
尽管早早就有了P2P行业的“四条红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我仍然认为P2P监管面临极大的困难。而这种困难可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P2P行业水面下的民间借贷,二是P2P行业本身的运行特点,三是基于P2P行业的各种创新。可以看出P2P监管在目前一行三会体系下或许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一是P2P行业水面下的民间借贷。
P2P这个行业并不是突然凭空产生的,这个产业的背后是庞大的民间借贷。根据西南财大的调查数据,2013年中国家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为5.28万亿,比2011年的4.47万亿上升18%,22.3%的中国家庭有民间负债,约有166万户家庭对外高息放贷,高息借贷的资金规模超过7500亿元,年利率平均为36.2%。
仔细观察每天上下班路过的街边小店,你一定会发现这两年新开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P2P不过是把这些原本就在线下热热闹闹的行业部分搬到了网上。这些经常跑路导致老大爷老大娘们痛哭流涕的公司为什么允许存在?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民间信贷的结果。这个脱离监管部门控制的地下金融市场宜疏不宜堵,为民间借贷开的口子又恰恰成为P2P行业基础。
如果真能一劳永逸解决P2P行业监管问题,用同样的办法去监管它的源头就好,又何至于民间借贷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样面临监管难题呢?可以说,P2P这个行业正是民间借贷这个影子金融体系无法妥善监管的结果,监管太死让影子金融回归地下或监管太松出现大规模投资者动荡,都是不可接受的失败结果。
二是P2P行业本身的运行特点。
既然是放贷款,就一定会有贷款收不回来的坏账问题。这里不对P2P行业的坏账率扯皮,或许真的比商业银行还低,但起码没有人敢说是零。既然不是零,那么坏账的风险从哪里释放呢?从目前来看,坏账的风险并没有在投资者一方得到释放。
当前国内的P2P如果没有担保公司在背后保本保息,很难卖得出去。这样一来,原意是分散风险的P2P体系,在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下等于把风险又重新集中在担保公司身上。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要么没啥事,有事就是跑路的大事,两个极端之间很难出现缓冲阶段,缓慢释放风险自然也成为奢望。
相同情况下的银行是如何解决的呢?靠的是资本金、不良不备和日常监管。商业银行的监管逻辑是,只要日常经营中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行事,遇到危机时就可以享受政府和央行提供的公信力度过难关。现在的P2P行业恰恰是反了过来,遇到危机的时候人们依然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但是数量庞大的P2P行业让银监会这个主管部门不可能按照监管银行的标准去一家一家严防死守。
我想这也是P2P监管细则迟迟未出的原因之一,主管部门早早就定下是银监会,可是松管要出问题、严管又人手不足,这与负责银行的银监会监管风格本身就是相矛盾的。
三是基于P2P行业的各种创新。
现在想对P2P进行监管,已经需要面对互联网介入后迅速产生的各种创新。我不认为P2B、P2C之类的噱头是创新,他们只是把P2P进行微调换了个名字,是白马非马的小把戏。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在P2P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资源整合。例如,当大家纷纷跑去淘金的时候,出售牛仔裤就成为一门好生意。
围绕P2P这个产业,国内已经出现了P2P信息交换集散地的平台类网站。此类平台跳过类似天猫的销售平台阶段,直接推出一款类似基金的产品乐投宝,相当于用户先买乐投宝,然后乐投宝再帮用户同时买入大批挑选过的P2P。这样的组合并没有消灭风险,只是进一步分散转移了风险,如果遭遇次贷危机一般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时,甚至可能像雷曼一样起到放大风险波动的作用。
对于这样的金融创新,负责管理P2P的银监会难道再拉上保监会一起进行监管?这里触及的问题,实质上是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按照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设立的。当金融创新打破银行、基金、保险的藩篱时,原本设计是分头监管的监管部门当然会出现力不从心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当P2P行业的问题根源来自上下游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大力监管P2P本身就皆大欢喜呢?能够起到闸门的效果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很多人预测P2P监管规则正式出台后带来行业洗牌和兼并,这样的想法显然过于简单和乐观。我对P2P的监管持非常悲观的态度,不是说这个行业没人管,而是说这个行业很难建立清晰的监管规则。由于整个金融市场仍然处在快速变革的时期,P2P这个浮上水面的行业或许将长期处于到处试错的乱糟糟状态。监管未必需要解决所有问题,能够不产生新问题,同时让现有的问题找到清晰的责任方,已经是了不起的解决方案。
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