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贷系统/ 有序发挥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

有序发挥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

发布时间:2014-02-26 分类:行业资讯

□本报记者 任晓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正引发金融业态新变革。比银行存款收益更高,比传统货币基金开户更方便……“宝宝”们去年以来快速扩张,也引来争议。可以肯定的是,以“宝宝”们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犹如一条鲶鱼,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也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有鉴于此,应有序发挥其鲶鱼效应,推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 如何看待余额宝们的高收益?首先,“宝宝”们抬高社会融资成本的说法并不准确。去年余额宝和其他货币市场基金一同受益于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上行。 目前,资金价格高低与商业银行自身同业业务的扩张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都有关系。去年以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增长。同业业务原本是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各家银行为了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盈利增长,进行监管套利。去年,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12%左右,部分商业银行的占比高达20%。同业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严重,同业资产每到月末,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理财产品资金回表,就会导致市场流动性短缺。如果央行不进行逆回购注入流动性,市场利率就会迅速上升。由于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持续,央行维持了货币政策紧平衡的操作策略,导致资金市场价格整体上行,货币基金收益率也水涨船高。 其次,“宝宝”们的高收益也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产物。目前,国内银行存款中,除了协议存款利率是放开的,其他利率都是被管制的。协议存款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是各机构之间互相议价得到的市场化价格。余额宝去年大部分资金配置于银行协议存款,钱荒时银行协议存款的利率升至6%以上,这也推动余额宝的收益率从2013年5月30日的2.09%上涨到7月1日的6.3%。 此外,“宝宝”们货币基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高收益差不会持续存在。今年春节以后,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宝宝”们的高收益神话也在褪色。春节后市场资金面较宽松,回购利率持续下行,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也一路下跌。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和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的提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银行发行的产品之间的收益差会日渐收窄。 当然,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银行体系外理财产品,客观上造成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减少,但是,目前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规模尚小,不足以抬高银行整体负债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即便没有各种“宝”,资金也将流向收益更高的资产领域。 “宝宝”们对于金融市场生态的鲶鱼效应正在显现。一方面,引发银行对经营理念、产品革新、渠道推动新的思考。银行需要考虑,产品如何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如何提高业绩更好地留住客户?如何提高产品使用便利性? 另一方面,“宝宝”们倒逼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前为银行加强风控水平敲响警钟。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带来极大挑战,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在银行之间、银行和资本市场间频繁流动。存款稳定性降低,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而“宝宝”们提前让银行感受到了这一冲击。 “宝宝”们有没有风险,监管有无缺位?目前,其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其他货币型基金所共有的风险,即当规模足够大时能否保证兑付赎回?技术环节是否安全?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所说,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价,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支持,因此要保留出一定的观察期。对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客观评价,仍有待于将来。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活动、金融服务,都应该受到尊重。现阶段,在监管原则上,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包容失误,为行业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