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传统银行压力大 转变迫在眉睫

传统银行压力大 转变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5-07-14 分类:趋势研究

“我个人估计,整个利率放开可能在第3季度就会完成。利率市场化程度对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更主要的,互联网金融带给银行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近日,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近年来,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净息差较年初有所收窄。光大银行 2014年年报显示,其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8.12%,也仅只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

光大银行正经历着巨大的市场考验,也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据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光大银行将在7月底正式推出直销银行。据了解,光大直销银行除具备购买理财、基金,存款转账等功能外,更在打造生活生态平台上凸显实力,在背靠光大银行云缴费、云支付两大优势平台基础上,强调对用户体验和生活化场景的构建。

银行的压力与转型

李杰介绍,银行面临的压力,第一是利差收窄。在利率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存款利率下降的少,贷款利率下降的多,利差越来越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工农中建交这些大银行比较起来,融资成本更高,利差收窄更明显。

第二,非银行金融企业开始经营跨界融资等原本银行在做的业务,这对银行的服务方式、服务品质和经营模式等造成压力。

第三,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升,整个资产质量存在压力,而恰恰那些跨界的非银行金融企业反而没有这方面的负担。

此外,李杰还表示,近期资本市场的活跃对个人存款影响很大,居民炒股意愿上升给银行的零售业务带来明显压力。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进入冲刺阶段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大举进军银行的业务领域,金融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银行转型迫在眉睫。

谈到光大银行该如何转型,李杰称:第一是转变思维模式。她认为,银行再靠传统的方式经营个人业务已经没有出路了,必须开阔思路,采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开展跨界合作。

第二是转变经营模式。银行的金融服务要嵌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开展跨界合作。李杰举例,比如在出国留学、旅游高峰期,客户到网点办理出国金融业务的流程繁琐、排队费时费力。据此,不少银行创新服务方式,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推出“互联网+出国服务金融”新业务。

第三是转变盈利模式。利差收窄是国际化程度高的表现之一,靠传统利差盈利的行业不是一个好的行业。李杰称,银行要实现从靠利差盈利到靠服务盈利的转变。

第四是创新。“打破传统的做法,开阔视野,从原来的高大上路线,转变为小清新路线,为小用户提供服务,在对老百姓衣食住行提供广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商机。”李杰说。

空中陆地协同作战

李杰介绍,光大银行在应对压力时,采取了“空中陆地协同作战”的方式。

“空中部队”是指网上直销银行。光大银行直销银行——阳光银行目前按已经进入内测阶段,预计今年7月份进行政策发布。阳光银行上线后,将同时布局PC端和手机移动端。

除直销银行外,光大银行已经建成两朵云——云支付和云缴费平台,所有客户,不论有没有在光大银行开户,都可以在该行办理业务。预计今年光大银行开放平台的交易量将达到三千亿。

“陆地部队”是指一千四五百家物理网点,主要包括570多家社区银行,和900多家分支行。

从2013年开始,光大银行在物理网点设置方面进入一个相对收缩的状态,对于市区已经有分行的,不再增加支行一级,重点实施普惠金融战略,建设社区银行,解决客户“最后一公里”的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光大银行共建成573家社区银行。人员组成上,采用“2+1”模式,两名正式员工,一名劳务派遣员工;业务服务上,业务范围已覆盖除现金业务之外的几乎全部业务,客户到光大银行的社区银行网点,在自助柜台得到柜员的远程视频指导操作,自助办理业务。

对于银行来说,业务同质化带来的压力也是非常明显的。尽管银行规模有大有小,但在客户基础、业务构成、产品组合上存在明显的重叠,客户资源竞争激烈。

“目前出国金融市场是大型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三争天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家银行的出国金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并不是大而全就好,银行还是靠差异化服务竞争。”李杰说。

为此,光大银行拓展出国金融增值业务,邀请英国驻华使馆人员在该行网点开设“留学咨询站”,帮助客户了解留学信息,明确出国的选择和需求。

李杰告诉记者,目前光大银行出国金融收入占到零售业务中间收入的50%,带来的客户量仅次于理财产品。

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李杰认为,第一是跟着人流走,像医疗、养老、出国旅游都是跟着人流走,第二是跟着物流走,企业进货、原材料、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形成物流,在物流中发现商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