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都说资产荒,来聊聊我们缺的是什么资产?

都说资产荒,来聊聊我们缺的是什么资产?

发布时间:2015-11-06 分类:趋势研究

资产配置荒或者说资产荒是什么?

咱们把理财看成一个大市场,理财项目看成市场上的产品,好产品是资金安全、收益稳定的前提,但如果好产品供不应求,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比如出现抢购,也必然会对行业的安全性和理财人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现象:手里有大把现金,不知道投什么理财产品。

那么资产荒是怎么产生的?离不开供求关系。供给是什么?金融资产;需求是什么?融资需求。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完全依靠投资拉动,这些年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通过城投平台完成)需求极为旺盛,但银行等渠道很难满足这么大的融资需求,那么只能利用信托、P2P等渠道,包装成理财项目满足融资需求。

从供给角度看,有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的信用保障,有国资背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有当地银行兜底,供给方提供了大量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优质资产项目;从需求角度看,各种渠道的资金供给充足,投资意愿旺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局面。

但是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房地产投资不断萎缩,加上地方融资渠道正规发化、发债渠道放开,融资难问题逐渐缓解,过去需要“绕道”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再那么迫切了,导致供给端中低风险、高收益资产明显萎缩,而整个资产端供给也再不断萎缩。这个问题出现已经很久了,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特别是去年10到今年6月间,股市异常火爆,高收益资产(风险也较高)疯狂扩张,一度掩盖资产端不断萎缩的现实。

股灾之后,情况急转直下,高收益资产(高风险,比如股票配资)大幅缩水,但广大投资者依然希望获得较高收益,同时对资产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供求失衡导致市场出现矛盾,后果是什么?供不应求。优质资产首先被银行消化,而银行明显“吃不饱”,那留给其他渠道的份额就更少了,结果就是大量资金重新回到银行理财甚至银行存款,而P2P等渠道收益率不断降低,雷爆频繁出现。

接下来是问题的核心,我们缺的是什么资产?

先来逐一盘点下常见的各种资产。银行存款,不用说了,每年年底CPI涨幅肯定超过1年期的储蓄利率,怪谁?怪猪肉呗。存款不可避免成为“负利率”。

股市,大起大落,跟过山车一样,肝颤啊;楼市,都刺激好多轮了,也没见有什么起色;黄金,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升温,早就开启熊市之旅;其他还有什么?各种宝?基本都破四奔三了,要么自己贴钱,但是能贴多久呢?那真的无解了,只能生扛了?!恐怕还真是这样,经济大环境不好,GDP破七不是悬念,明年保六就是万幸,以时间换空间,这个过程非常难受,但你只能扛着,你再牛逼,牛逼不过大势啊。

那么真的无解了吗?也有解,熊市照样有人赚的盆满钵盂,前提是在产品上精耕细作,简单的说,到拼内功的时候了。

所谓内功,包括风控、议价能力、资产项的供给等等,非常多、也非常复杂,不是所有平台都能玩好的;市场上鱼龙混杂,优质项目大部分被银行吸纳,你想捡漏谈何容易?那就不给我们留活路了?我觉得还是有活路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最简单的例子,P2P平台上有不少理财人,资金是优势,有钱的就是爷,虽然比不上银行,但可以量身定制。

举个例子,某上市公司借款5000万,用于旗下子公司房地产项目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只需要用半年,等项目方资金到位即可。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该公司提供流通股作为质押(股票质押),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需要公告、手续也很繁杂、关键是时间长。为了5000万,停牌、出公告,股民神经高度紧张,结果股价暴跌,何苦呢?那怎么办?我公司法人,同时也是最大的流通股股东,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行吗?借款主体是我上市公司行吗?可以吗?其实可以;但行吗?还真不行,不合规,银行只能PASS。那咋办,可以捡漏了。

但5000万对银行不算啥,对P2P平台不是小数目,一般人还真接不住,怎么办?有能接的,比如某资管公司,5000万~2亿的融资需求,对中等规模的资管公司来说,体量刚刚好,而这块市场需求也很大。这时候,P2P平台就可以选择和有实力的资管公司合作,以债权/收益权转让等形势,获得部分资产。而且资金量大的话,收益未必低,基本能达到主流年化10%-12%这个标准。

其实资产荒并不可怕,没有资产,可以从别人那买资产;可怕的是“打眼”当了接盘侠,所以资产的提供方、平台风控水平,这两点非常重要。

【来源:米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