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互联网金融,究竟是熊还是猫?
发布时间:2016-03-30 分类:趋势研究
我以为我懂得金融,现在却有点迷糊、失落了。参加一些会议时,常常听到一些和中文不搭的外来语夹杂其中,令人很不习惯、也不喜欢。比如说,在研讨互联网金融时常常被提到的P2P,什么意思?是Peopleto People(人对人),还是PeertoPeer(点对点)?它的中文怎么说,我至今还弄不明白。
而在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这个问题上,有人用“在线替代金融”一词来阐述互联网金融,意思是说它不是金融;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主体是互联网,不是金融。可千回万转后,又有人强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其实应该还是金融……
语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和沟通工具。因为词汇量和精准度的不足,用外文思考时,会比用母语思考时智慧下降好多,这是极为危险的事。两岸人民同文同种,说的是同样的语言;哪怕如此,还是会因地域和习惯的关系,有些细微的差异。这让我想到一种动物,那黑白相间、长相可爱的国宝熊猫,在台湾地区叫猫熊。猫科动物和熊科动物是不一样的,猫科动物快速灵敏,熊科动物则沉稳有力。让我比喻的话,金融是熊科动物,要沉稳有力;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就转换成猫科动物了──迅速、快捷,充满了爆发力。
我还注意到一个经常和互联网金融连用的名词:金融创新。请问,什么叫作金融创新?其实,金融永远在不断创新。作为一种服务业,金融业者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服务的质量和内容。所以,金融创新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
金融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调整,不要看别的,只要看看柜台的演变就可以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金融业柜台的变化?早期当铺的柜台高高在上,客户必须卑微地仰首听命、照单全收,没有多少讲价还价的余地。慢慢地,我们看到柜台高度渐渐下降。以前,客户要乖乖地站着排队,现在开始有了座位,有了叫号。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柜台被桌子替代,并且金融业者还会奉上一杯热茶……
金融管理还有一条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原则:专业经营原则。金融业务必须由金融业来经营。例如,非银行经营银行业务,往往会构成犯罪。这是第一个层面的解释,目的是为了“安全”。第二个层面是金融业只能经营金融业务,不能兼营金融以外的业务。这是为了“公平”。因为,金融业的资金成本是市场上最低的,且财大气粗。如果看什么赚钱就去经营什么,那谁还可以和它竞争呢?金融专业经营的原则,目前似乎还看不到任何可以放宽的理由,否则会激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此外,为了分散风险,普通人会把储蓄分散。可金融机构偏偏是把众人分散的风险,一个一个捡起来放在自己的篮子里。为避免“覆巢之下无完卵”,金融业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那么,让我们回过头再认真地思考,究竟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探究深思的问题。当柜台虚拟化后,柜台背后的主导者究竟是熊还是猫,如果还无从捉摸,怎能不令人担心?
(戴立宁 作者为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