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2016年 中国的众筹行业将何去何从?

2016年 中国的众筹行业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6-04-22 分类:趋势研究

近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当日,国务院批复并印发与整治工作配套的相关文件,文件显示,此次整治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期中,股权众筹由证监会分项整治。

与支付、保险、银行、征信等需要牌照的互联网金融中的“正规军”不同,P2P和众筹似乎一直游走在监管之外与合规边缘。然而,随着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和国家级协会的挂牌,P2P似乎已领先了一步。

而众筹,尽管“步步紧随”,却依然没有走上一条彻底“合规”的康庄大道。围绕着股权众筹和房产众筹,媒体和议论者的观点往往互相抵牾,针锋相对,尤其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不少本来认真做众筹的平台已然走偏,更有甚者,一些人打着众筹的旗号鱼目混珠,非法牟利。

《2015年全国众筹行业年报》显示,全年国内众筹行业共新增项目49242个,成功筹资114.24亿元,预期筹资494.92亿元,投资人次达7231.49万人次。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至少有365家,其中包括蚂蚁金服、京东、苏宁等巨头大佬,也不乏众筹网、人人投、36氪等老兵新秀。

然而,2015年底,国内首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了最后一个项目,这似乎也是众筹行业的另一种缩影。尽管筹资额不断攀升,但倒下的平台也一个接一个。2015全年,至少有40家众筹平台倒闭,26家众筹平台转型。

一方面,平台数量、成交项目、筹资金额和投资人数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众筹已死”、“众筹模式走到尽头”的言论也层出不穷。对于当下的众筹而言,似乎有两个面目,两种局面,所以导致评价天上地下,冰火两重。

看空者认为,众筹已经过了2015年上半年的黄金尝鲜期,今后将进入下行,停滞不前必成定局。而得出此结论最重要的依据,是缠裹在众筹四周的,一时半会还难以突破的“红线”,正是它们束缚了行业迈开脚步,真正向前发展。

以股权众筹为例,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哪怕是一向以立法速度著称的美国,在仓皇推出乔布斯法案之后,也备受执行者的诟病。而国内的股权众筹才发展了几年时间,尽管监管一直在追赶其发展的脚步,细则也一直在酝酿,但是现实法规毕竟难以一时适应创新的步伐。

2015年8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明确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活动。

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除了京东、平安、阿里巴巴三家被证监会批准进行公募股权众筹试点的公司外,其余众筹平台均不得开展股权众筹业务。《通知》一出,不少众筹平台纷纷改名,均称自己为“××私募股权众筹平台”。

2015年8月10日,证券业协会发文将《场外证券业务管理办法》中第二条第10项“私募股权众筹”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也就是说,这些平台又要改名,叫“××私募股权融资”。一边等监管细则,一边顶着新名字该做的事情照做,是不少股权众筹平台透露的当前状态。

股权众筹和P2P很像,花样翻新很快,常常是监管政策尚未落地,行业便会迅速“变种”。市场创新速度远远超出政策制定部门对市场的掌控,政策制定如何兼顾行业最新变化,已经成为行业规范治理的一项现实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坦言,(互联网金融)形势发展很快,原来出的文件还没有真正落实执行,还没有全都做到,又有一些新挑战,还需要进行新的研究。这可能正是股权众筹的监管一波三折,细则至今未至的重要原因。

细则迟迟无法面试,众筹就只能在老的法规框架下运行。在目前运作的股权众筹项目中,有一条始终难以逾越的“红线”,那就是《公司法》和《证券法》所规定的200人上限。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向不特定对象或向特定对象累计超过200人发行证券,属于公开发行证券。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由于这一法律“红线”的限制,以及投资周期长,推出渠道少,项目资料不够好等行业固有特点,导致股权众筹一直发展较为缓慢。尽管有人将其看作中国资本市场的“新五版”,但仍无法阻止另一些人坚定看衰这个行业。

房产众筹方面,虽然平安、绿地、万科、碧桂园、SOHO中国、万通等开发商都看好这个模式,真实购房者和投资人也都能通过房产众筹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其法律界限却始终模糊,地方的监管制定者对其的态度也并不友善。

今年年初开始,国内楼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价出现疯涨,链家理财从事“场外配资业务”的上海门店违规被停。2016年3月,深圳有关部门率先叫停了房产众筹和首付贷。4月,深圳互金协会再次发文,要求“要求全市各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停止开展房地产众筹业务,并进行自查自纠和业务清理工作。”

这一系列处罚动作和叫停措施,让房产众筹处于风口浪尖之中,短期内似乎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模式复制与跨区域发展。

然而,股权众筹和房产众筹遇到的政策和舆论困境,似乎没有影响到其他细分众筹模式有资本进入。早在2014年底,主打“社交众筹”的轻松筹宣布获得IDG 数百万美元 A 轮投资;2015年7月,同城众筹平台“众筹客”获 1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初,生活风格型众筹平台开始众筹获得335万A轮融资。

此外,京东、阿里、苏宁的强势介入与积极探索,也表达了对众筹的看好。在实物奖励众筹领域,出现了向纵深方向创新发展,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趋势。

在资本驱动下和巨头带领下,股权众筹和地产众筹之外的众筹模式发展似乎相对顺利,然而却也负面不断,时常跑偏。以实物奖励众筹为例,从该模式进入中国以来,便开始了特色化的改造,本应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在某些厂商的运作下,却变成了库存营销渠道和尾货甩卖途径。更有甚者,产品筹到款后迟迟不发货,细节上漏洞百出,宣传甩了实物几条街。

可以说,在国外,众筹模式是成功的。但是自从移植到国内以后,却一直磕磕绊绊,原因究竟何在?

在参与客户角度来说,国内的文化环境是主要原因。在国外,众筹所展现的项目或产品,可以说是创业者或发起人的梦想,对于梦想,外国人大多愿意买单,而国人这更愿意为现实买单。在国内,人们出资参与了众筹,无论是产品或是项目,绝大多数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回报,这在一定程度其实就已经偏离了众筹的初衷。从运营平台角度来说,不少众筹平台已经逐渐沦为厂商的营销工具,甚至是尾货、假货等倾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