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中国P2P与美国30年代银行大倒闭有相似之处

中国P2P与美国30年代银行大倒闭有相似之处

发布时间:2016-04-27 分类:趋势研究

目前,P2P网贷可以用大溃败、大倒闭来形容。倒闭、跑路、无法兑付等现象,正在由一些不良P2P企业向整个行业蔓延包括非常健康、大型的P2P企业。 P2P企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监管层正在搞运动式查处P2P企业;一些地方对P2P企业一刀切停止审批;其他金融企业一刀切切断与P2P企业的联系;社会舆论对P2P企业一边倒全部是负面的;社会民众谈P2P企业如临大敌。这就是目前P2P企业的最糟糕环境和现实社会舆论生态。

随着P2P企业跑路、倒闭等信息风声鹤唳,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了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主要是中小银行的倒闭破产潮的状况。

总统胡佛4年任期内正碰上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在短短几个月内几乎崩溃,至1932年冬天,全国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人们依靠私人施舍、市和州政府少得可怜的公共救济,以及自己微不足道的积蓄度日。经济的萧条、信用的危机,终于导致1933年情人节晚上整个美国银行开始崩溃,各州的信托公司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银行成批地倒闭,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特别是抵御风险能力严重不足的单一机构的中小型银行。这期间总共破产达到9096家,约占全国银行总数的三分之一。更加令人可怕的是,银行破产还在蔓延,美国经济金融大有被彻底摧毁之态势。

这时候眼前与长远两大措施把美国从国家破产边缘拉了回来。一是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总统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炉边谈话”对挽救美国政府、美国经济、美国金融,恢复百姓信心,恢复银行信用,以及平息挤兑风潮起到了很大作用。二是痛定思痛后,美国由此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起源于美国,起源于这里。自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来美国银行系统的存款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银行因为挤兑破产的概率明显下降。存款保险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总结1929-1933年美国银行业大量倒闭破产的原因时,发现除了宏观上全球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出现大问题外,另一个不为人们特别重视的现象是大帮凶。这个帮凶就是广大存款者的利益和信心受到了极大打击爆发的恐慌性、传染性挤兑风潮。其实,在此期间倒闭的将近1万家银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健康的,是没有经营风险、贷款风险的,还有一部分虽然存在一些小问题但绝对不致于倒闭破产。就是因为人们的恐慌性挤兑将所有银行都波及到了,而无论这些银行是否健康?这就是金融的最大特点。一个传闻、一条负面消息、一个谣言都能使金融机构爆发挤兑风潮,从而关门大吉。

在P2P两年时间搞到3000多家后,正如前所述,在监管部门、司法机构、传统金融企业、普通民众声势浩大围剿P2P企业的舆论环境下,对P2P网贷的全民全社会恐慌性畏惧情绪已经形成一个大环境。这与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破产惊人相似。负面舆论,恐慌性即将把所有P2P企业都谋杀掉。

有两点可以预见:一是在这种负面消息包围下P2P企业很快会死光光。包括经营稳健,比较健康的P2P企业。因为谁都不敢再沾上P2P,从根本上断了资金来源,而提前支取蜂拥而至,一些项目又不到期,网贷平台压力非常之大。P2P网贷平台基本是“寡妇尿尿只出不进”。二是目前对P2P企业的全民声讨浪潮氛围,不仅P2P企业很快死光光,就是银行也绝对会倒闭一大批。

从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银行倒闭潮与如今中国P2P企业在恐慌性上的惊人相似,是否可以悟出:对P2P企业整顿处置的策略是否需要转变改变一下呢?对金融包括新金融这个特殊行业的问题处理绝不能搞运动式整顿,也不需要声势浩大、异常高调,更不需要党报连篇累牍、央视焦点访谈齐上阵。也许依法依规发生一起处理查处一起更为妥当。

这是笔者作为一个老金融的一点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