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对电信运营商们做互联网金融这事 先别急着泼冷水

对电信运营商们做互联网金融这事 先别急着泼冷水

发布时间:2016-06-06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界面


近日,中国移动宣布向仁和保险旗下财险与寿险投资20亿元,拟分别出资10亿元认购其中的20%的股权。对于此次出手保险业,中国移动表示是基于自身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较强的战略协同价值,可以实现双方的协同发展。

电信运营商们进军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并不少见。比如中国电信旗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甜橙金融”,其旗下的“翼支付”业务用户已超过1.7亿人次。中国联通也曾携手百度和富国共同推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沃百富,打造“通信+金融”创新模式。中国移动虽然起步慢,但也在2014年8月,推出旗下第一只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聚宝,获得上亿元的申购额度。

对于运营商们做互联网金融的事实,因为自身缺乏专业的金融经验,在外界并不为人看好。但先别急着下定论,相比于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深8君认为运营商们有如下四大优势:

一、账号入口及用户价值

截止到去年11月,中国移动用户数为8.25亿,其中4G用户2.87亿。而随着电信实名制政策的逐步推行,今年底电话用户实名率将达到95%。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拥有与QQ、微信同等量级的亿级用户数,但是用户画像将更加精准、黏度更高。

对中国移动而言,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1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曾两次谈到提升现有“8亿多存量用户的价值”,这也是中国移动高层近年来罕见的提及存量用户价值,用户经营也成为中国移动未来战略的重要指向。

深8君认为,从账号本身的闭环看,在前端,手机号成为新的登陆入口,而在后端,也成为接收各种“验证码”的终端,手机号这11位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用户的网络消费行为能否达成。(注:百度之前做金融不被看好,就在于没有形成自身的账号体系)。

而从用户价值和需求看,当海量的手机号背后都是一个清晰可见的真实用户,尤其还包括中高端用户后,大数据的价值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比如在金融行业最重要的征信领域,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拥有客户个人信息及客户消费行为信息,同时拥有强大的大数据研发能力,通过电信征信切入金融征信自然水到渠成。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信的“甜橙信用”已取得央行发放的企业征信牌照,并将为通信供应链金融提供征信服务;而个人征信产品“甜橙分”用户数也已经突破20万人。

二、由话费支付,延伸到金融消费场景

你可能没用过淘宝购物,也没用过QQ、微信聊天,但你一定缴存过话费,这个刚性需求,正是电信运营商与用户发生金融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连接器。而且电信运营商通过充话费等的各种促销活动,本身积累大量的用户沉淀资金。余额宝当年能够迅速崛起,就在于对用户来说,不仅仅能够提供理财功能获取收益,还可以进行购物消费,将资金在体系内的循环流转价值实现最大化。

当然,要盘活资金做互联网金融,对运营商而言也不可能仅是话费。比如一方面,中国移动此前成立的咪咕公司,将原来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基地的业务整合运营,今年将重点打造咪咕+平台,输出数字内容并提升内容的变现能力,意在打通自身在内容和信息消费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外部的理财、购物场景,比如中国移动之前与汇添富合作推出的聚宝金融产品,让用于预存的话费成为理财产品,另外移动商城等将拓展电子商务的消费。

除了金融消费需求外,在支付方式上中国移动在今年将加快NFC发展,在100个城市发展NFC公交应用、100个高校开展NFC校企应用,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移动支付应用,在2016年底发展1000万名NFC用户。

三、渠道和用户拓展优势

全国各地上万家的移动营业厅,将成为中国移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阵地,而且这种线下门店资源,除了传统商业银行外,是其它任何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而在终端渠道上,中国移动今年已经与小米、VIVO、华为、OPPO、三星、联想、酷派、魅族、金立、中兴等终端厂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运营商未来推出的金融产品,不排除可以借助这些终端厂商渠道,迅速推向用户。

而在目标群体的拓展上,中国移动在校园、区域、农村以及国外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当前农村金融和国际业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空白。而作为农村刷墙的鼻祖,各大电信运营商们更有经验,在农村可以通过这种信息消费带动金融信贷的消费。在国际化拓展方面,运营商们海外布局也走得更远,虽然类似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会遇到境外政策的监管问题,但仍可以去尝试。

深8君认为,当电信运营商们将这些渠道优势进行整合,并且针对目标客户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后,那未来爆发的潜力则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资金优势

做互联网金融在资金、技术以及人员方面具有高门槛,这也是很多企业想做但是又做不了的原因。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在中国铁塔公司成立后,运营商已经将以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基站建设、维护剥离出去,这也是未来电信业“网业分离”的需要,这意味着运营商们可以重点拓展业务空间上。

而在资金方面,根据中移动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账上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多达407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5.5%,总资产债务比例为0.5%,资金方面也不是难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如果万一打起补贴战,那电信运营商们在补贴经验以及后续支持力度上,显然胜算也更大。

尽管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电信运营商有着上述几个优势,但是如下三大难题还是绕不开:

1.政策体制制约。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央企本身所具有的国有体制,其在相关创新、激励机制,如何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业务产生协同;其二,国务院国资委也有明确指示,做好主业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对央企基本要求,央企要严格按照国资委要求,做大做强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其三,在当下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风口浪尖,央企投资互联网金融可能也将面临最直接的监管。电信运营商们能否走好这三步棋,在后续将面临最大的考验。

2.金融专业经验不足,发展步伐太慢。相比互联网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运营商们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还是过多集中在支付、理财等这些较为初级的领域,未有更多更深的涉及。在牌照资源稀缺且瓜分殆尽的当下,这样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的一个需要数据支撑,同时又源自金融行业的新兴业务,电信运营商在从业经验不足、行业理解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懂金融甚至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业务人才同样重要。

3.用户平台体验。运营商在电信方面的用户体验,一直饱受弊病,而互联网金融则是一个更细、更专业、更注重用户的业务领域。比如需要将现有服务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和理财产品账户打通,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产品使用界面是否简洁流畅,如何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能否建立更加专业规范的客服团队,及时解决用户需求等等。如果电信运营商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便拉到了用户却无法实现沉淀,最终也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