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普惠金融问题重重 商业可持续是发展的根本

普惠金融问题重重 商业可持续是发展的根本

发布时间:2016-06-20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金评媒

近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仍是中国金融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期待有很大差距,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常常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提升微型金融服务供给的规模、质量和效率,发展普惠金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惠金融定义为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这样的定义,也很大程度切合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所以,普惠金融也是互联网金融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四大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均有所改善,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近日,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就普惠金融的问题表示:

(一)是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地区集中的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获得全面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

(二)是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未全面的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三)是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不显著,普惠金融服务普遍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难以实现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严重制约金融服务主体参与普惠金融内在积极性。

(四)是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还不适应普惠金融特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

三大障碍:

一是产权制度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产权制度是因为城乡产权制度的巨大差别引发当今农村金融生态的割裂。农民对集体土地只有承包经营权,现在政策放宽可以流转给其他人经营,但农民只能获得土地经营收益,并不能转让土地。对自己的宅基地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处置权,这种权利上的残缺使农村村民没有城市那种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交易制度,所以也缺失真正意义上的那种产权保障。如果农民把这种具有保障功能的财产权作为抵押物,因为难以处置而使银行也不愿接受。反过来看也正是因为农村产权市场化不足,即使村民从银行拿到贷款,倘若不还,银行也没有办法通过法律路径来维权,那么谁又会认真提高生产效率来挣钱还贷呢?所以是这种制度安排给当今的普惠金融带来了那种难以解开的死结。

二是信息制度的建设对普惠金融的影响。银行经营的好坏主要是控制风险的能力,控制风险首要就是要掌握对称的信息,虽然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信息的透明化带来无尽好处,但对农村客户群体的覆盖率暂时还是微乎其微。另外农村银行招工并不是就地取材,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缺少那种微妙的原生态信息链条,普惠的基础没有了,银行在农村被阻隔成“信息孤岛”。

三是银行成本核算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在于主体和受体都要遵循金融活动的基本逻辑,银行作为主体考虑的是自己收益,普惠的受体是民众,但民众往往把普惠金融误解为“受惠”。其实国家并没少给农村民众的资金投入,早先政府补贴与普惠金融混淆难分。扶贫贴息、免息贷款、农村危房改造、水坝沟渠的财政补贴、还有各种其他农林牧副渔的补贴,这些眼花缭乱的惠民政策使国家投入很多。但那些投放到农民手里的资金,一部分是通过银行,另一部分是通过财政,通过银行投放的到期银行肯定要收回,只是利息一般由财政来补贴。通过财政投放的一般多是无偿送给民众的,但民众难以分清什么要偿还什么不用偿还,以为到了碗里都是“菜”,尽管银行投放前一再申明那些扶贫贴息贷款到期一定要归还的,但民众看到“扶贫”二字以为就是政府帮扶。再说扶贫贷款的客体多是政府筛选来指定投放,筛选的客户也多是贫困线以下的群体,所以他们更有理由认为银行那些投放款项一定是代替政府投的,这些因素导致银行那种扶贫性质的信贷沉淀的几率要大于其他贷款,影响银行的资金运用和成本核算,银行当然不愿意因普惠而使自己受损。

商业可持续是根本

金融的一个核心是商业性的,不是政策性的,它必须在商业化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雷曜近日表示,在国际上,普惠金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教训、也有经验。大多数普惠金融跟金融扶贫以及一些金融开发性活动密切相关。

雷曜称,“由于普惠金融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风险高、成本高,所以上述模式并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个问题,普惠金融就需要商业可持续,即从商业上想办法、找技术来解决风险高、成本高的问题。”

对此,雷曜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指出,普惠金融应该回归到既要有政策、政府的引导;也要以市场为主导的这个过程。目前来看,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在社会性或者政策性和商业性之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也曾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商业化可持续问题就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