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区块链应用前景广阔 数字货币不再遥远

区块链应用前景广阔 数字货币不再遥远

发布时间:2016-07-06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比特币的又一轮火暴,让人们渐渐熟知了区块链一词,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也逐渐走向繁荣。

日前,央行表态数字货币可能基于区块链,并望实现去中心化结算。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承认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应用中的地位。盛松成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形式的本位币不同,可能将基于区块链技术,不借助第三方中心化机构就实现“点对点”支付结算,并实现资金流向追踪、交易数据采集、提高资金流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金融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以往陌生的科技名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数字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明星应用,其发展也引起了业界甚至许多国家的关注。

区块链应用前景广阔

区块链就像一个数据库账本,记载着所有的交易记录。可以快捷地证明虚拟货币的归属,也可以作为一种信用认证辨别虚拟货币真伪。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在2015年发表的《区块链让比特币重塑金融未来》文章中提道:区块链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它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10分钟内所有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可信的共享公共账目,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监督,但是无人能掌控它。

区块链让彼此间没有信任的人们无需通过中立的中央管理机构即可达成合作。简而言之,它是人们建立信任的机器。

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区块链技术或许会改变国内整个金融业的格局。他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现有的金融业务模式,但不论是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券商,它们改变的还只是经营模式,而不是改变金融架构。但区块链或许能使金融业的下次升级更加接近金融的本质——信用。

吴文雄表示,从理论上来讲,在技术识别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能让交易双方在无需借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条件下,开展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全球低成本的价值转移。

所以,区块链技术最终或将有望颠覆传统的金融业。吴文雄举例指出,区块链在金融方面可以应用于银行业之间的结算以及证券领域,未来可能应用到数字货币、票据、清算结算、股权交易、审计、公证等多个领域。

正如《区块链让比特币重塑金融未来》文章中所指出的,区块链的传播无疑给那些“信誉机构”不小的打击,例如银行、清算公司和政府机构等。

区块链技术还因可以满足可信记录的需求,可能将以此颠覆人们记录、过户金融资产的方式,包括股票、产权证、专利、结婚证等一切需要中间人确认的事宜。例如,建立土地登记公共数据库、奢侈品艺术品所有权注册数据库等。

北京银联信银行业观察家钟加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块链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他将来可能会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市场。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的熟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依然存在风险。火币网创始人李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区块链技术本身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还存在一定风险。风险在于使用者用区块链技术来做什么,可能会存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来骗钱的问题,或者通过对区块链这一概念名称的包装,来进行传销欺诈等行为。”李林举例说,这就像P2P一样,做P2P本身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人会利用它做庞氏骗局。

但李林也认为,基本上所有新技术的出现,都有被利用的风险,这一点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要想让新的技术创新走得更远,不被负面影响压倒,就要让新兴技术被合理地利用,避免传销的情况出现。”

对此,李林建议,首先应该扩大区块链的认知度,对其进行推广与教育,让人们了解它,能够准确地分辨骗局。此外,还应提高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准入门槛,先紧后松的监管才能促进创新技术的良性发展。

区块链成就了比特币

从比特币的发展来看,区块链技术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吴文雄认为,理论上来讲,是区块链成就了今天的比特币,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才存在的数字货币。

“正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比特币的交易与使用格外安全,因此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吴文雄解释道,区块链简单理解就是一种通过点对点实现的电子货币账本系统,它能够通过网络记录着每一笔比特币的交易记录,且去中心化,没有人可以擅自更改,因此对于其持有者具有十分稳定的安全保障性。

而且,区块链和其潜在货币无法分割开来。“货币给区块链提供运行所需的资源,而区块链则给予个体拥有货币的共识机制,两者相辅相成。”吴文雄说道,如果将二者分开,这不仅意味着比特币将无法盈利,也意味着如果比特币价格徘徊不定,可能还会导致激励机制的脆弱。

正是有了区块链的信用保证,比特币则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数字货币。

“理论上说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扮演货币的角色,只要它能获得大多数人的信任。”吴文雄说道,比特币也是可以扮演货币角色的,贝壳、石头都在人类商品交换的历史中扮演过货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货币数字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特别是大额交易。传统货币只在小额交易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很多公司已经不再以现金形式向员工发放工资和奖金,而使用银行转帐。数字货币已经表现出逐渐取代实物货币的趋势。特别是在跨国交易领域,实物货币根本无法与数字货币竞争。

吴文雄进一步解释道,因为货币,究其本质,就是一个衡量商品价值的参照物。在描述一个商品时与一个天平或一把尺子所起的作用类似,天平告诉你商品的重量,尺子告诉你商品的大小,而货币则告诉你商品的价格。这些都是数字,因此数字才是货币的本来面目。而一种无法控制好自身发行数量的货币就象一把经常变形的尺子,让人无法准确衡量一个商品的价值。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发行数量有限,防伪系数高,是可以成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数字货币不再遥远

虽然关于什么是数字货币,目前依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但吴文雄认为,要满足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必须要满足以下四大条件:首先,数字货币是一个完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包括支付、结算、储存等,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无法销毁的路径信息;其次,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监管、调控等成本一定更低,应远远低于纸币市场,否则数字货币将缺乏根本的生命力;第三,数字货币自身“价格”稳定性高,定位明确(是货币而非商品),跟现有纸币系统有相应的转换规则;第四,有法定的发行程序和安全可靠的区块链技术做支撑。

货币市场的演变和进化,跟其他市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数字货币实际上是货币形态从实物、纸质再到数字化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市场的崛起,更多货币开始“脱离”传统的金融体系,自我循环,互联网技术对货币领域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吴文雄坚定地认为,对于未来而言,数字货币将是必然趋势。

不过,数字货币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最关键的,是处理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发行数字货币的关系。”吴文雄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创造出一套独立发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对私人技术形成强大的隔绝或壁垒。比如,中国推出了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这些数字货币跟比特币等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前者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定义和交易等就得依靠各种值得信赖的规则,而不是技术本身。

另外一个挑战在于,如何在多中心化的条件下,调节数字货币的流动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监管。吴文雄对此也有些担心,因为从近几年的数字货币发展情况看,由于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数字货币在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和透明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同时在监控洗钱、资金跨境流动、逃税漏税等方面违法犯罪行为也屡见不鲜。

在他看来,如果要达到未来的监管要求,多中心化之下的数字货币,还需要攻克两点技术:一是数字货币的锚如何基于实体经济,而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经济周期变化的过程中,数字货币如何利用价格工具或量化工具来调节货币的流动性;二是交易的可逆性,以及交易数据的可追踪、可追回,且要有非常畅通的查询和公布渠道,以达到纠正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

“实际上在更多的大城市,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现金"生活,纸币的电子化给数字货币的推出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吴文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