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中国农村将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最大蓝海
发布时间:2016-07-13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搜狐
在政府、金融圈的各种加持下,供应链金融,俨然成为2016年金融科技领域备受关注的风口。有不少媒体放出舆论,声称供应链金融的下一个改造之地,将是农业。这些言论不无道理,作为农业大国,广淼的农村,确实有待掘金。野心勃勃的互联网玩家们,正在试图渗透到中国的毛细血管。但作为征信中最薄弱的环节、互联网普及最低的农村、看天吃饭的农业,是否能在互联网的改造下,成为最后、也是最大的一片蓝海?
农机分期商城
在中国农村,我们先要看到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涌向城市,而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孺,基本不具备耕种土地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农村大量土地,面对无人耕种的尴尬。
而在一些土地较为集中的地区,形成一个新生金融体——农场主。他们从农民手里,将土地“流转”过来,大面积土地汇集,集体耕种。而这个群体,成了最可能互联网化的群体。
说起来也有趣,在中国,农民可能是对借贷接受度最高的群体。从封建社会开始,农民就有一个传统——春天借钱,秋收还钱。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机。
“农机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寻找资金购买农机,成为发展过程中的桎梏”,农分期的CEO周建,试图用分期的方式,帮助农民购买农机。2016年,农分期获得由顺为资本领投,源码资本、涌铧投资、明势资本跟投的数千万A轮融资。
尽管有资本青睐,但是谈何容易。农村的互联网化最低,征信水平也不容乐观,周建发现,农场主是一群平均年龄47岁,智能手机普及率在30%左右的人群。周建不得不用重度深耕的方式去获取客户。
在农村,农民和农机结合的最佳场景,在农机的经销商店中。最开始,农分期上山下乡,打通农资经销商。在这个场景中,农分期让经销商给农户推荐分期商品,第一,可以促进店内销售;第二,导流用户到网上。目前,农分期在很多县、村建立了自己的线下网店,以此来教育用户,引导到线上电商购买分期产品。
尽管农村是巨头们并不关注的领域,玩家们可以尽情遨游。但农分期在布的局,真的是又脏又累。
还有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风控。目前来看,农村是金融渗透率最低的地区,也就意味征信数据最少;而农民的教育程度偏低,更别谈“信用意识”。这样的大背景下,风控之难,可想而知。
其实,农业生产是重资产投入,一个农产主如果能几十万租下土地,贷款给他们几十万,去购买农机,风险并不大。农分期除了考察土地资产之外,还会看家庭背景等,如果有妻儿,“携款潜逃的可能性不大”。通过多维度数据的核查,农分期正在逐渐搭建自己的农村征信模型。
土地的互联网化?!
尽管农分期声称,这套风控模型,坏账率很低,但其他的互联网玩家,对农村的征信,并不乐观。
乐钱,正在试图搭建一个商业模式,绕过风控环节。
农场主规模种植,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答案毋庸置疑是土地,甚至比农资、农机的需求度,要高得多。
乐钱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将土地集约化。
乐钱CEO王炜,曾是资深媒体人,却鲜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接受一本财经的专访时,王炜第一次将乐钱的模式道出。
在中国土地最集中的区域——东北,乐钱正在试图改造农村产业链,而切入点,就是土地。
“我们利用金融为杠杆,去撬动农业土地的集约化”,这是王炜对乐钱模式的总结,至于撬动的办法,倒还真有点类似“股票配资”。比如,100公顷土地,银行可能给农民贷款40万,乐钱可以给80万,120万,160万…钱当然不是白给,乐钱每放一倍杠杆,就要农民多承包一倍的土地。
有意思的是,放的这个钱,乐钱并不会交到农民手中。而是通过一个共同账户管理起来。
农业生产,无非分为土地、农资农机、人工三个部分。
土地承包由农民自行去签合同,进行土地“流转”。
而农资农机,由乐钱去统一采购,因为现款现货,绕过经销商,直接对接厂商,乐钱能以低价拿到农资。
乐钱直接从监管账户上扣款,并发货给农民。
如果需要人工,乐钱会放出一部分钱,但需要查看合同、收据,确保钱没有挪作他用。
到最后,农产品收购上来,也要入乐钱的仓库,代为销售。这些变现的款,先还上乐钱的贷款和利息,剩下的钱,才是农民的盈利。
目前,乐钱的利息,年化率大概是15%左右。
而资金端,乐钱通过一个APP,在2C客户中融资,就是P2P模式。
跳出乐钱的互联网布局,其实它更像一家大型公司在“收购”土地,并“招聘”了一批农民作为员工生产,最后双方提成。
在中国,农民手中的土地,只有承包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因此,所谓的“流转”,法规上并无支持条款。
这是一个政策风险。
但王炜并不太担心,承认土地流转,必是大势所趋,“因为政府不会看到那么多土地撂荒”。方正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土地确权市场空间本身将近1000 亿元,加上后端的土地流转、土地金融、农民征信、土壤大数据等空间将接近2500亿元。也就是说,王炜深耕的,是一个千亿级别市场。
到目前为止,乐钱只涉及到“水稻”一个品类。两年时间,交易额8个亿。
尽管绕开了“风控”的漩涡,但乐钱的模式有点重,需要涉及农业的各个环节,放款、采购、销售,事无巨细。
对于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来说,乐钱发展的速度,也有点慢。
又重又慢。
“快有快的玩法,慢有慢的玩法”,王炜甚至觉得自己的模式还不够重,应该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目前,王炜正在布局其他品类,下一个目标,应该是马铃薯。
陷阱密布的蓝海
因为又脏又累,进入农业的创业团队,少之又少。像农分期、乐钱这样的玩家,尽管身处蓝海中,却难以轻松畅游。
在农业领域,农产品的个性极强,品类与品类之间,简直迥异得像“隔山”。
“水稻和马铃薯,简直就是两个事”,王炜说,打通了一个品类,再想扩展其他品类时,几乎很难找到可延续的经验,相当于重新创业。
这也就意味着,创业者的行业背景要足够深,对行业的每个细节,都要了解,并有一定操控力。
另外,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气候、疫情、灾害,都将成为经营风险。
乐钱不得不给每一单生意投保,避免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
农村的人口密度低,尽管有金融需求,但极为分散。因此,农分期不得不用“人海战术”,去各个偏僻农村圈“用户”。
这个过程,比O2O的地推,恐怕都难得多。
最难的问题,依然是风控。
如今来看,两个玩家切入的,都是农村中信用体系最高的一个经济体——农场主,而真正普及到农村的风控模式,他们都还没试图触碰。
难点太多,陷阱密布。创业者需要一一克服,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是蓝海,但太过崎岖。农业的互联网化改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