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Formax金融圈CRO张静静:用减法做风控

Formax金融圈CRO张静静:用减法做风控

发布时间:2016-08-06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和讯网

当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举一路以来不断地制造奇迹,各种不同的金融理财方式和产品,不断刷新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知。

作为创业型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很好地理解互联网与金融之间的融合效应。Formax金融圈风控负责人张静静加入公司前,曾在摩根大通、通用电气等跨国企业从事风险管理和评估等工作,具备近十年的数据分析和风控管理经验。在她看来,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共通特点就是“稳、准、快”,说到这三个字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数据,她表示,如何让互联网和金融产生化学反应是Formax金融圈一直在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大数据到底能为征信做什么

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数据产生,而所谓金融大数据,必须要具备对“技术+产品”的深刻理解,两者结合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就来源而言大数据有三个渠道,1.网上公开数据,如社交数据,平台可以打造自己的爬虫系统,从网上不间断地抓取数据;2.用户授权数据,如获得客户授权查阅授权信息,作为有效信用记录的一部分;3.第三方合作伙伴,如征信机构提供的数据。

其中,八家持牌机构提供的征信数据是目前最普遍被依赖的一类数据源,绝大多数平台都在利用这部分数据判定优质客户。张静静表示,不使用“大”数据而单独依赖某一渠道,不仅会影响审批水平,更会造成包括业务量、用户体验、时效性和贷后管理等各种损失。若只是依靠这部分数据,不仅会降低筛查命中率,更会把未具备征信记录的客户拒之门外。

众所周知,“未知”和“高危”显然不能简单划等,这是单一依赖性造成流量损失的原因之一。而我们通过社交、通话、地址和地图等搜索数据,可以建立人物关系图谱和提取生活轨迹信息,相对于self-claim(自我性)的主动填写,通过这些信息的抓取不仅增强了用户体验,使得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同时也是对用户授权和征信类数据的有效补充。

在个人信用类产品的精准营销上,多通道、大数据的综合使用更可以发挥传统征信无法比拟的作用。“当然,大数据不是万能的。简单来说,如果你和社交圈子里的人从不接触网络,那么这一技术手段则会失效。”张静静谈到,“通过技术手段(分析爬虫)抓取这些浏览痕迹也是网络上的公开数据,大数据将能够实现实时在线授信。比如阿里小贷,可借助天猫、淘宝的商家数据授信。目前大多数创新平台还没有这样的数据支持,但我们仍可以在尊重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运用其他技术手段去实现类似的事情。”

风险评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张静静认为,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一种减法思维,表现在征信上是“无罪推定”。传统的个人征信,许多情况下审批过程都拘泥于一种守株待兔式的被动防守:用警惕的眼光打量每一个申请者,寻找漏洞和缺点,这在征信数据的设计和使用上就难免以偏概全。

Formax想实现的是一种更立体和更前瞻性的评估方式。张静静表示,“目前有很多拥有大数据的第三方企业可以提供各种渠道的数据来源,但怎么从这些数据中找出目标可盈利客群是真正的难题。“可盈利”这一概念结合了不同的风险偏好,比如每月按时全额还款的信用卡持有者不一定是盈利性强的客户,而偶尔轻度逾期但实际上有稳定收入的客户,以及收入处于高增长期、伴随消费升级的客户是高盈利性客群。传统金融机构暂时无法针对每位客户未来的真实抗风险能力进行精准打分,所以会选择信用评级塔尖的人群。Formax的评级打分的思路则是基于对某一类特定客群未来收入、现金流的预期,并基于对行业性风口、政策红利的充分研究,这样的视角在国内还较少被应用到。”

相较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风险管理上虽然面临缺乏征信数据、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但互联网更大的机遇在于数据、技术和它们的无限可拓展性。今后,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出台和征信体系的日益完善,基于大数据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能力也将有所提升,国内已超过万亿元的小额信贷市场也会成为各大在线服务商争夺的潜在市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蓬勃、规范发展仍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