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万物互联”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如何赢取先机

“万物互联”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如何赢取先机

发布时间:2016-08-22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银行家

mf700-00048355


过去十年,以移动互联、在线社交、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数字化浪潮之中,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尤其引人注目。相比十年前,全球金融科技类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到原先的三倍多,且主要聚集在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板块。对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说,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既是颠覆性的挑战,也提供了抢占风口的机遇。因此,洞悉全球金融科技的现状,借鉴成功的转型经验,将是传统金融机构赢取先机的必修课程。

“联网”新图景中的金融科技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让全球的“互联”程度不断深化,也让“万物互联”的愿景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根据预测,到2020年,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家居等领域,将出现三种最显著的“联网”应用模式——联网个人、联网汽车、联网家庭。

联网个人:物联网将带领消费行业进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预计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总数将达到10亿,市场价值约1000亿美元,届时约有20%的支付交易通过可穿戴设备完成——这将极大改变人们的消费与支付方式。未来,普通消费者仅需支付30美元,即可通过手机应用享用基因测序服务,从而轻松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

联网汽车:到2020年,约90%的新车能够接入互联网,全球联网汽车将达到2.5亿辆,相当于每五辆车中就有一辆能够上网。联网汽车将蕴藏巨大的商业变革机会,对传统的汽车保险、车辆服务及驾驶行为将产生深刻影响。

联网家庭:目前全球共有7亿家庭中的19亿件家用设备实现了联网,其中,智能电表年装机总量达到8亿、智能家电年出货总量达到2.23亿。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家电设备商正积极酝酿新 一轮的产品革新,例如三星旗下的电器产品已经实现了100%可联网。

上述案例只是“联网”和“数字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的一个缩影。在各个行业中,金融行业因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一直走在数字化创新的前沿。早在2005年,全球已有约1250家金融科技公司,累计融资总额171亿美元。其中数据分析、支付和安全领域成为当时的创新首发地。到2010年,金融科技公司总数达到约2400家,累计融资金额330亿美元。除了支付、转账等业务大幅增长以外,财务规划和投资类金融科技企业也开始兴起。时至今日,金融科技类企业数量已是10年前的三倍多,达到约3980家,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达到461亿美元。其中,众筹与借贷平台增长强劲,而加密数字货币及区块链也开始兴起——金融科技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雏形逐渐形成。

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至今,主要集中于八大领域,涵盖金融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支付(销售终端及读卡器、支付清算、转账与汇款等)、信用卡和借记卡、借贷与众筹 (P2P和房地产融资等)、投资(股票交易等)、规划 (财务管理等)、数据分析 (基于云的分析、信用与风险等)、金融安全(数据保护、身份认证、防止欺诈等)、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比特币/数字化货币兑换等)。其中,支付、借贷、数据分析是最主要的子领域,在全球累计融资461亿美元当中,这三个领域的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支付占29%、借贷与数据分析各占22%)。从企业数量来看,这三个领域的初创企业占金融科技公司总数超过百分之六十,其中从事数据分析的金融科技公司约1100家(28%)、支付约900家(23%)、借贷约500家(12%),市场影响力不容忽视。

从技术应用的业务板块来看,金融科技公司及投资主要聚焦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板块。截至2016年,全球有约17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为零售银行业务提供服务,累计融资金额达210亿美元;另有约16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公司银行业务,累计融资金额达197亿美元。

从分布地域来看,金融科技发展仍以北美地区为主。在全球约40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北美地区有近2300家,占比超过50%。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公司数量只有约550家,占比15%,其中17%在中国(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三)。不过,虽然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不多,但在领先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十亿美元)中却名列前茅,例如蚂蚁金服、陆金所等。

另一个在金融科技举足轻重的领域–保险科技,也在过去十年增长迅速。早在2005年,全球已有约700家保险类创业公司。到2009年,该类企业的数量增长到900家,以汽车保险和健康险发展最为迅速。汽车保险以定价工具和车联网为主,健康险则以广泛的伙伴关系和预防型健康管理为主。截至目前,保险行业的创业企业数量已增加到2100家,涉及领域也从追溯式传统保险产品转为更加积极的预防型创新。截至2016年初,保险科技累计投资额已达到380亿美元。

这些保险科技公司正在加速改变传统保险的业务模式。例如,美国汽车保险公司Metromile带来了按需付费的定价模式,利用车载USB接收器来收集数据,提供以驾驶里程为依据的按需定价产品,让顾客在基本保费基础上根据实际驾驶里程数缴纳保费。

在咨询服务方面,Future Advisor(美国投资公司,2015年被黑石收购)开创了全新的储蓄和咨询模式。他们通过机器人顾问平台,提供自动化委托投资组合管理服务。按照年龄、目标退休年龄和风险承受力,为客户定制投资组合建议。

综上可见,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金融科技公司百花齐放,正在加速传统金融服务行业的变革和提升。面对机遇与挑战,传统金融机构又该如何应对?

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之道

对于那些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老牌企业来说,变革并非易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大多是历史悠久的大企业,往往会受制于各种包袱与桎梏,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创新活力。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看,他们会担心创新业务与现有核心业务相冲突,导致“自相蚕食”而不敢尝试。或者根本没有秉持试错的理念,坚持要求创新项目必须能有一个“可以预知的,并且能被认可的结果”。从员工的角度看,他们会担心失败,怕危及个人仕途和公司的未来发展;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也有可能为了“保住各自地盘”而产生抵触情绪。在资源分配上,大企业也有可能面对日常经营人手紧张所导致的创新力量匮乏的问题。另外大企业的培训活动也往往侧重于让员工更好地融入与遵守规则,而较少鼓励员工“挑战极限”。

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导致大企业推行创新阻力重重,产品开发流程和最终的开发结果“问题频现”。最常见的现象包括:对现有产品和服务“小修小改”,但缺乏“改写游戏规则”的胆量;过度依赖外部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往往同时为竞争对手“效力”;跨部门配合难以推进,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周期往往长达数年;等到产品和服务终于问世,却早已时过境迁,不再符合市场需求等等。

在过去的研究和观察中,我们发现数字创新企业通常具备三大核心能力:第一,对市场的预见性;第二,打造规模化平台;第三,不遗余力地大胆尝试。首先,能够把握未来趋势并推出相应的产品才能在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中取胜。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例,他们的创始人杰弗里·贝索斯早在1994年就预见到未来将会是一个电子媒体的世界,实体书和传统媒介会逐渐消亡。有鉴于此,他创立了以网络图书销售为主的亚马逊,并在两年后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但亚马逊并没有止步不前,贝索斯逐渐把亚马逊建成一个兼容在线零售、数字化内容、消费电子产品、云服务等领域,世界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创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亚马逊也经历了大量的试错,例如推出智能手机Fire Phone、付款系统PayPhrase、亚马逊拍卖等。在无数的尝试中总会孕育成功,在2007年亚马逊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取得了市场的认同,进一步巩固了亚马逊在电子媒体业的地位。

因此,面对知易行难的局面,金融机构在数字创新方面正探索多种方式以应对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观察到三种主要的参与方式。

第一种是通过投资、并购,或成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分享科技创新。即股权投资或收购高潜力的金融科技公司,间接获取其拥有的创新产品和高科技人才。这种方法适用于颠覆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收购之后需要注意保持其组织和经营的独立性,为业务发展预留充分空间。在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的合作中,这种方式约占37%。

以英国保险公司Direct Line为例,它通过参股 Floow 15%来补足自身创新车载信息服务的短板。Floow的手机应用能够记录详细的行驶里程、所花时间,并手动调整行驶方式(例如有时为坐车而非驾车)。通过对客户行驶数据的分析,Floow会给每个客户提供一个综合打分,而保险公司可以基于该分数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车险定价。Direct Line通过对Floow的股权投资,一方面与Floow的应用打分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学习其应用开发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另一案例是资产管理巨头黑石收购机器人理财领域的创业公司FutureAdvisor。黑石押注未来几年自动推荐和理财服务将大受欢迎,为抢占市场先机,快速并购现成的领先对冲技术,实现自动理财模型与传统服务快速整合,获取并购后带来的较高回报。正如黑石技术服务主管所说:“实际上,金融服务公司,尤其是资产管理公司应将自己视为科技公司”。

除此之外,金融机构也可通过成立专业的基金进行投资。例如,花旗银行旗下的花旗风投(Citi Venture)就专注于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其投资标的中最著名是Square公司。Square是美国的一家移动支付公司,专注于支付过程中的商户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通过一个可外接在手机上的小型读卡器,帮助中小商户极大降低了刷卡交易的硬件门槛,并通过相应的手机软件协助其分析销售数据。Square的面世曾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不小的冲击,因为它取代了银行在信用卡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随着客户基础和数据的积累,Square也逐步拓展至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借贷服务,以及针对个人客户的汇款服务,增加了银行脱媒的风险。除Square之外,花旗风投还投资了大量其它的金融科技公司,是全球银行巨头旗下风投基金中最为活跃的之一。

第二种是通过合作或合资分享金融科技成果。这类合作主要集中在特定产品或服务,或特定功能层面。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银行可借领先技术进一步推动内部流程和技术平台的改造。这种方式约占传统机构与金融科技合作的20%。

以摩根大通和美国网贷平台OnDeck Score在2016年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合作为例,两家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平台并提供一体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摩根大通引进了OnDeck Score先进的评分引擎,提高了评分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双方高层表示:“金融科技企业能够帮助银行开展其原来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业务”。通过该合作,摩根大通提升了对小微客户的融资服务能力,优化了流程,改善了过去因评分系统不够灵活而难以在当日或次日放款的情况。

第三种是通过孵化器或创业加速器,分享金融科技公司的成长。这种方式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模式,约占传统机构与金融科技合作的43%。金融机构可以建立抗风险能力强、资本充足的创业孵化机构(如创新实验室),对接创业企业、技术公司和高校,通过开源APIs(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黑客马拉松(编程比赛)和其他技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参与、培育金融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及早建立相关人才库。

依据金融机构对孵化器的控制程度,可将孵化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金融机构拥有完全所有权。金融机构设立内部加速器,独立运营,由内部高级人才对创业企业进行商业指导,并由金融机构独家投资和赞助初创企业。这种模式适合市场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而且有强烈意愿做大笔投资的机构。第二,混合所有制或合伙人制。金融机构与现有孵化器合作,主要提供商业指导并选择性进行股权投资。这种模式适合市场经验较少,但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的金融企业。他们可以引导孵化器,并积极连接不同的创业企业。第三,“导师-学徒”关系。这种模式的风险和成本最低,但控制力也较弱。金融机构依赖于现有的孵化器,而孵化器是天使和初创阶段的独家投资人。金融机构扮演“导师”角色,指导初创企业,并赞助创业孵化器。这种方案最适合市场经验很少甚至没有、组织能力较弱,但能获得较强的合作对象的金融机构。

目前,众多金融机构都在采用创新实验室、孵化器等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其中,美国的CapitalOne是行业领导者,至少创建了三个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在2012年还推出了专门的风投基金。而摩根大通在2012年设立了实验室专注研究网点能使用的新技术,并于2014年将实验室研发的数字化信息亭应用于各网点。

综上所述,传统金融机构正在通过股权投资(并购)、合作、孵化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创新,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仍需充分考虑战略、组织、技术各层面的统筹配合。从战略导向来看,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重点,确定相应的投资方向,再根据自身的发展程度和可投入资源确定合作方式、目标企业,同时对创新与主业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清晰的规划。从组织人才来看,需要高层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确保相关部门被充分动员,确保组织的灵活性,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建立容错文化等。从运营和技术来看,需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和数据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和数据打通与应用。只有那些能够大胆克服老旧思维、充分了解正确参与方式,并且能多方面适应数字化带来改变的企业,才能经得起数字化冲击的考验,完成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