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互联网金融将在金融科技中大浪“淘金”
发布时间:2016-11-04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发生怎样的具体变化?专家预测,行业规范一定是未来互金的主旋律。支付行业将进入薄利时代;P2P转型或成为趋势;众筹如何合规是重点。同时专家认为,区块链、金融云等金融科技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看点。
今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监管之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明朗、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各个细分领域也在发生变化。
近日,2016易观A10大数据应用峰会顺利召开。在其平行论坛之分析师年会上分析了当前热点,其中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未来的探讨,尤为引人关注。
易观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心高级研究总监马韬表示,2013至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发展之年,自2015年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开始进入沉淀期。而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正在面临困境,即监管和治理,创新和规范的困境。
由此,不少人发出疑问,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在监管趋严之下,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哪些细分领域可能存在更大的发展机会?
环境之变,互金之变“监管从严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各细分领域也在变化。如:移动支付增速变缓,P2P继续下行,股权众筹增长较好等。”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心高级研究总监马韬发表演讲时称。
以移动支付为例。去年以来,“套码”(违规套用低费率)、虚假商户、信用卡套现等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多家预付卡公司支付牌照已遭监管层吊销。
随后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小额支付偏重便捷、大额支付偏重安全为思路,将个人网络支付账户分为三类,每类使用支付账户余额付款的交易限额不同。
“监管趋严之下,支付领域面临的困境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大”。九斗鱼CEO郭鹏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直言,支付宝和微信线上支付的寡头局面以及对线下场景的不断渗透,大大侵蚀了其他支付公司的市场份额;而监管从严也使得不少创新业务,如P2P的资金存管举步维艰。
今年内,收单市场行业分类将被彻底取消,借贷分离也将落地,银行卡手续费市场化定价即将开启,这将从制度底层解决银行卡收单市场的乱象。“但对大部分支付公司来说,未来必定进入薄利时代。”郭鹏表示。
另一方面,提及互联网金融,P2P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今年对于P2P来说,可谓残酷。“相比移动支付,P2P的发展令人堪忧。”在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看来,监管政策的打压下,今年国内P2P行业出现了三大趋势: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凸显;平台谋求集体转型;行业洗牌加速,倒闭潮、并购潮成为一种趋势。
马韬在易观分析师年会上也表示,今年密集的监管政策对于P2P来说,其实是在不断地缩小这个细分领域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对于个人融资20万,企业融资100万的限额规定,马韬直言:“不少网贷企业也是"怨声载道"。甚至不少企业自身也不看好未来的发展,已经在准备转型。”
马韬继续说道,当前一些具备国资背景、集团背景、资源背景的企业,因为本身有牌照、资源和资质,转型方向多为金融超市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同时,新联在线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陈智诚指出,目前也有很多平台转型为“专而美”平台。比较热门的有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票据理财、房贷、三农等“小而分散”型业务。从合规性上来讲,它们更符合监管层提出的“小微”和“普惠”两项要求。
除此,众筹,这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之一,在今年的发展也备受业界关注。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内众筹行业实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在P2P等各个细分领域遭受一定程度打压的过程中,众筹这种创新模式也成为了诸多P2P平台转型的方向。
不过,郭鹏表示,目前有很多私募基金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集资,以股权融资的方式,打法律的擦边球。记者梳理发现,在股权众筹方面,虽然有私募股权融资管理办法、互联网股权融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出台,但业内人士认为,众筹领域实际尚且属于弱监管区。从事股权众筹的平台如何才能合规会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其实伴随行业规范的到来,每个细分领域大体上都在走向正规化,风控能力要求不断趋严,实现从开放化到集约化的转变。”懒财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此总结道。
金融科技,机会之匙
虽然监管之剑始终高悬,但业内人士强调,其实不必过于悲观,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有许多看点。
新联在线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陈智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由此,互联网金融未来依旧是传统金融的补充者和挑战者。”
同时,易观互联网金融行业高级研究总监马韬认为,根据监管程度、市场容量、竞争程度和互联网化程度等标准推测,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未来有四个细分领域值得关注。“互联网保险、产业金融、征信和金融科技,未来可能会创造新的价值高地。”
对此,郭鹏表示赞同。以征信为例,其认为,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征信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安全为手段,依托交易化数据分析潜在借款人信用情况,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互联网征信会更广泛用于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消费等各种业态。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作为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领域,未来将可能出现爆发式发展。
比如:智能投顾。马韬认为,智能投顾在国内市场的未来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他强调,对于智能投顾的判断需要有一些强势的巨头企业去设计和推动这个行业,他不认为小型企业在早期,能够推动智能投顾整个行业的发展。
“因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实际上不太清楚财富管理或者智能投顾的概念是什么,他们只关心这个平台给我赚了多少钱,所以行业市场的培育过程,需要巨头去推动和一个培养投资者的过程。”马韬说道。
其次是区块链。马韬表示,目前包括一些传统金融机构都已经成立了相应的实验室去研究这个技术,区块链将在证券领域、跨境支付领域、清算领域等发挥更大价值。
与此同时,金融云也是金融科技内的一大关注点。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都会自己建立IT设备。但是IT设备本身造价昂贵,且后期维护麻烦,一旦产品升级可能就需要购买另一套设备。但是马韬认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金融云来开展业务,“尤其是对未来的创业企业来说,其未来可能不再需要购买大批IT设备,而是直接上传到金融云,更加方便快捷效率明显”。
另外,马韬还提到了大数据应用。在此次易观A10大数据应用峰会上,“大数据”被业内人士看做未来发展的新能源,能够帮助客户做营销和决策。马韬指出,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企业,未来在数据服务方面一定会存在大量需求。
“不论是理财、征信、消费金融、证券、股票、保险,未来基于金融科技、科技创新融合传统金融这一方向,一定会产生一批新的产品和新的模式。”郭鹏表示。
只要能真正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去系统地解决对长尾用户、小微客户金融服务不足的“大问题”;只要能有效提升获取贷款端用户的效率,大大降低整个金融服务链条的交易成本,无论是哪种细分市场,“都是值得肯定、最有前途的行业探索”。郭鹏对记者补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