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做好风控应成互联网金融命脉

做好风控应成互联网金融命脉

发布时间:2016-11-07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6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之年,问题平台也出现骤增。后监管时代,如何预防风险?第十届金博会上举行的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军企业聚焦互联网金融风险,引发业界深思。

专家指出,风险成本有一个理论1∶10∶100理论,如果在第一个阶段控制风险的成本是1,那么到了第二个阶段就会是10,到了第三个阶段则将是100,因此利用区块链思维、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做好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必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控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第三方存管”防范风险

8月24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全面系统规范P2P网贷机构及其业务行为。其中,《办法》规定对客户资金和网贷机构自身资金实行分账管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以此防范网贷机构设立资金池和欺诈、侵占、挪用客户资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刚指出,网贷监管规则落地需要关注五个方面: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的调整变化;网络借贷监管法律制度发展沿革;资金存管;地方金融办实施监管的局限性;信息披露细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振涛认为,网贷平台可能将逐步走上分类管理之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登记后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登记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各类网贷平台如何应对借款限额和负面清单的限制?尹振涛认为过渡期将出现几个可能,一是转型做小额信贷或消费金融,二是尝试联合放贷的银团模式,三与各类金融资产交易所合作,四是分离资产端和资金端业务。

P2P生存仍需迈过“门槛”

第一网贷大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17省市仅有107家P2P网贷机构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按正常运营平台数量2244家计算,银行资金存管数量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比例不足5%。

“监管层关于资金存管的管理细则尚不明确,银行和平台皆处于观望状态。”王刚指出,P2P资金存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相互兼容业务系统的成本较高。银行和P2P平台经营理念不同,双方之间存在冲突。P2P业务风险较大、利润微薄,银行不愿以自身信用为平台背书,缺乏开展业务的动力,监管规则决定了在存管业务交涉过程中,平台与银行地位不对等。

关于限额,第一网贷大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20万元以上(不含20万)的P2P网贷贷款余额7257亿元。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的P2P网贷贷款余额5015亿元。

换言之,目前沉淀着5015亿至7257亿的大额P2P网贷资产,必须在未来不到10个月内,P2P网贷行业需要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抽回。“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对实体经济和部分地区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与会专家表示。

风险预警助互金行业“取信于民”

互联网金融如何“取信于民”?融金所总裁黄德林认为,各平台的信息披露程度,关乎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成败。作为信息中介平台,平台进行信息披露是本质要求,有助于用户对平台和标的进行判断,也利于风险监测预警。

“其实在监管要求之前,很多平台一直在做相关信息披露。”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平台是通过投资人见面会、平台实地考察、线上实时交易数据和公司实时视频监控等形式进行披露。“然而这些太过分散,无法整体反映行业风险情况。”

对互金行业风险进行整体判别的尝试在深圳正在推开。论坛上,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该院理事长胡尔义介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由互联网金融指数系统、预测系统和预警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直接采集和报送、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和分析、挖掘,编制互联网金融指数和分级预警等,综合反映全国互联网金融的全貌和变动情况。

“这一系统目前主要运用于P2P网贷和众筹,但是其原理和技术,也可应用于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金融核心风险管理十分有益。”胡尔义介绍,目前国内多地监管部门正洽谈引进这一互金行业首个全面风险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