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银行与科技公司激战金融科技,谁将被年轻一代抛弃?

银行与科技公司激战金融科技,谁将被年轻一代抛弃?

发布时间:2016-12-16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零壹财经

银行恋战的原因在于害怕失去——用户,尤其是正在成为社会中坚阶层的年轻一代。

时至今日,银行在与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之战中,在“民心”或者说“用户”上并不占上风,但凭借牌照下的资金成本优势、掌握的大量数据和已有经验,后续竞争态势如何尚不可知。

12月6日招商App5.0和 “摩羯智投(零壹财经注:英文名为Machine Gene Investment,意为基于机器的投资)”上线,银行和科技公司“智能投顾”的竞争中,银行系又增一员。据了解,还有一家对公业务实力较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探索智能投顾业务。

摩羯智投会根据用户的大致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级别为用户推荐组合配置比例,并给出模拟历史收益和模拟历史年化波动率数据,其投资的资产类型包括固定收益、股票类、现金及货币类、另类及其他,起投金额为两万元。

招商银行零售金融总部总裁刘加隆表示,“智能化是第一次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银行业中的应用。这件事情在市场上有非常多异业的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推出。这是暖场选手。摩羯智投和App5.0是我们两年多来,在黑暗隧道中不断地打洞,终于见到了那一头微微的曙光。”

其实此前,银行和Fintech公司已经在网络贷款和电商等领域和对方有过“交手”。本文将从智能投顾开始,盘点银行和科技公司的那些金融科技战场。

智能投顾:科技公司玩家众多,银行并不示弱

根据《中国新中产智能投顾研究报告》,智能投顾借助投资组合理论搭建量化交易决策模型,再将投资者风险偏好、财务状况及理财规划等变量输入模型,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建议,并提供交易执行、资产再平衡、税收筹划、房贷偿还、税收申报等增值服务。

智能投顾于2010年左右兴起于美国,目前已有Betterment、Wealthfront和Personal Capital等明星公司。

这是一个被认为规模巨大的市场。

花旗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5年底,美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几乎为0增长到了187亿美元,未来十年内其管理的资产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

咨询机构科尔尼(A.T.Kearny)预计,智能投顾将在未来3到5年内成为主流,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8%,到2020年其管理的资产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美元,占当时全球财富管理规模比例超过2.2%,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6%。

在当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时,银行有在相对安全的零售业务上加码的动机,而财富管理业务是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媒体援引招商银行相关人士的话称,“如今28个城市实行房产限购,但是财富积累不会停滞和减少,所以我们不认为所有人都在投的消费金融是一个最大的风口,我们认为今天整个风口或者下一步更大的风口,我们认为是财富管理。所以,这次我们的定位是开启智能理财新时代。

“招行APP5.0上有一部分的入口给了招联(零壹财经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一部分的入口给了零售信贷,但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它非常强调的是财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监管机构并未出台专门法律来监管智能投顾业务。

8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未经证监会注册,擅自从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的,证监会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一旦发现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分析人士认为,资产配置标的包括公募基金却没有公募基金代销牌照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牌照的部分智能投顾平台面临较大政策风险。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我国在智能投顾领域进行探索的金融科技品牌有京东智投、宜信投米RA、理财魔方、蓝海智投、拿铁财经、弥财、财鲸和PINTEC灵玑等。

以京东智投为例,其提供的理财增值服务将围绕评估用户的收益能力、应急资金状况、负债水平、资金周转能力和风险偏好等展开。

京东智投将其理财建议在“智投基准”之上分成“智投保守型”、“智投平衡型”和“智投进取型”三种,下图显示了各类型的年化收益率、年化波动率、夏普比和最大回撤率。

京东智投为用户提供的理财建议中的资产类型包括固定收益资产、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海外资产和另类资产。

零壹财经注意到,招商银行“摩羯智投”和PINTEC灵玑向用户提供了自动调仓服务,PINCTEC灵玑向零壹财经表示,“客户在灵玑入金之后,如果想使用自动调仓功能,需要手动开通,点击确认”,招商银行“魔羯智投”也在服务规则协议中表述了类似意思。

在银行和科技公司的“智能投顾”战场,可以说科技公司派出的选手众多,但银行实力不容小觑,也已经走得较远。

理财:科技公司引爆市场,银行仍有大量拥趸

智能投顾的另一个名字是“机器人理财”,在“理财”这个大战场,科技公司和银行鏖战已久。

事实上,理财可能是科技公司和银行的第一个战场。2013年余额宝上线,唤醒全民互联网理财意识,互联网金融大幕开启。2016年第二季度末,余额宝资产规模达到8163.12亿元。

余额宝相比于银行理财产品有诸多优点:收益高、门槛低、随时可赎回……。而银行要提供类似产品则面临着较多合规压力。举例来说,根据侯本旗所撰写的《新金融:速度与陷阱》,2011年某银行上线了面向非本行客户的理财产品,随即被监管部门叫停,而余额宝却可以向所有用户发行。

不过,容易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很多民众在感情上更信赖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凭借其品牌,在理财市场,仍有优势。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68,961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为26.28万亿元。

网贷:科技公司各有苦衷,银行推进动力不足

在“网贷”战场,科技公司和银行有过难称激烈的对抗。

2007年,以拍拍贷上线为标志,科技公司掀起P2P大幕。五六年后,银行开始跟进。

准备时间看上去很充分,但在内部布置任务时银行遭遇了重重阻力。

一位银行业人士向笔者透露,其所在的银行虽然设立了P2P,但是由于它会分流理财和存款用户,而银行的考核更看中银行理财产品、存款等指标的推进情况,客户经理向客户推荐本行的P2P平台的动机不足。

组织架构上,也鲜有银行设立P2P子公司,这意味着P2P作为一种业务在银行内部并无充足独立性,它们多挂靠在电子银行或网络金融部下。

据零壹财经观察,很多银行系P2P已经停摆,而科技公司P2P在当前监管和竞争态势下也有诸多压力。

P2P进入监管视野前后,以2014年2月“京东白条”上线为标志,科技公司杀入互联网消费金融,银行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来抵挡攻势。

京东等电商有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天然动机,而银行在这一局的姿态更多的是不甘于自身零售业务蛋糕被瓜分的被动抵抗。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形态是消费分期产品和现金贷,主要成本是获客(指借款人)成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银行虽有“存款”这一低成本资金优势,可惜“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开头的,而线上流量被ATJ(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等流量巨头牢牢把持着。

银行可以说自己有稳健的风控经验,风险成本低,可很多科技公司正是银行离职人士创办的,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了这些公司,科技公司并无明显弱势。

当下很多科技公司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是助贷,其不仅将获客能力输出给银行,甚至承担了信贷风险,在事实上输出着风控能力。如此一来,银行只是提供资金的持牌机构 。

移动支付:科技公司独领风骚,银行谋求与之合作

移动支付,又称手机支付,技术实现方式包括NFC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等。

二维码支付的流程是用户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入自己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的虚拟账户,第三方支付机构再将资金从用户资金转入商户在本平台开设的虚拟账户,NFC支付则是用户直接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支付。

在二维码支付场景中,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事实上在线上承担了银联转接清算的职能,而银联等转接清算组织无法掌握其平台上商户和个人的交易数据。

可以想见,支付宝等科技公司力推的是二维码支付,银联起初力推的是NFC支付。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此前向实体商户推出的二维码支付、联合商业银行推出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理由是要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秩序,防止支付风险。

2016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二维码支付监管原则及要求的告知函》称线下条码支付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首次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8月,央行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然而此时,移动支付市场已然被科技公司“攻占”。

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7.5万亿,该市场交易份额前三名的服务商及其市场份额数据依次是:支付宝(55.4%)、腾讯财付通(32.1%)和拉卡拉(4.4%,为银联控股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可以看出,前两名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是87.5%,而银联的市场份额为0.91%。

银行为了抵挡对科技公司二维码支付的冲击,根据公开信息,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

1、 从银行账户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转账时,银行会对后者收取手续费,而截至发稿,已有至少10家商业银行施行境内手机银行转账全免费政策。很明显,上述银行此举意在吸引鼓励用户将资金留存在银行账户内;

2、 与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等在内的手机厂商合作推出NFC(近场通信)支付;

其后,银行方面向二维码支付“妥协”。

2016年7月,工商银行宣布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随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农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可能将在2017年上线。

12月12日,我国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联”正式推出其二维码支付标准。银联二维码支付建立在消费者、商户、发卡行和卡组织的四方模式中,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银联意在通过二维码支付夺回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抢占的用户交易数据。

银联与科技公司也不单是竞争关系。2016年9月,京东金融正式上线“白条闪付”,其即体现了银行、银联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1、其基于银联受理体系清算规则,用户可以在银联闪付POS机打“京东白条”支付;

2、这款产品的实质是京东金融与银行的联名电子银行账户,其由合作银行完成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核验及开户授权,由“白条”为该账户的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

3、用户在使用“白条闪付”时,首先由“白条”给出一笔消费贷款,打入用户在银行开立的虚拟借记账户,再通过该账户的“云闪付”功能实现POS机支付。

通过这种合作,京东金融通过“白条闪付”切入更多线下支付场景,银联则可获得来自线上支付用户的关注。

征信:科技公司如火如荼,银行日渐觉醒

和支付一样,征信是一国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

这里只谈个人征信。在我国个人征信牌照难产的当下,银行仍然把持着和一个人经济信用最为相关的个人银行信息,这部分数据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官方名称为“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科技公司只能另觅他途,谋求通过一个人的其他行为(如购物行为)来标记其信用状况。

不过,在年轻人渐渐远离银行的当下,一个人在银行留下的记录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科技公司也能积累用户的经济信用数据,京东“白条”的用户还款行为数据何尝不是一种经济信用数据?

当前,由于易于获得等原因,芝麻信用等科技公司开发的评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借贷。而公开提供个人信用评分的银行还只有寥寥几家,广发银行是一个例子。

电商:科技公司完胜,银行意兴阑珊

电商本身与金融科技无关,但它能支撑很多金融科技业务,例如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等。

在这个领域,科技公司和银行甚至不能算是可供对比的对手,银行只是科技公司的跟随者,其自设电商的目的不外乎增强用户粘性、获取交易数据。

2012年6月,我国首个银行系电商平台——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上线。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国有五大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大连银行、郑州银行、兰州银行等城商行也都在电商领域有所布局。

尽管有的银行电商做得风生水起,但更多的是渐渐隐退,零壹财经查询银行年报发现,明确公布电商平台数据的银行并不多。

有媒体援引刘加隆的自述称,“坦率说,我们只会做金融,我们不会做电商,不会做社交,我们会做某些和金融、和投资、银行、保险高度相关的某些必要的扩展,但坦率说我们走不了很远,这是我们的边界。”

区块链:共同探索,有竞有合

区块链是2016年的明星技术,银行和科技公司更多地是一起探索这一技术,尚且难言“竞争”。

科技公司方面,仍以京东为例,近日京东云旗下京东万象数据服务商城宣布,其大数据交易平台将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溯源、确权。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得到权益保障的数据提供方会更愿意参与数据交易,而数据需求方也可以轻松获取原始数据,查看数据质量,得到指导服务等。

银行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已有中国平安、香港友邦人寿保险公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5家机构加入金融业区块链联盟R3。截至发稿,另一大区块链项目Hyperledger也已经有23家中国成员,包括中钞智能卡研究院等机构。

9月,微众银行联合华瑞银行开发的基于联盟型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投入试运行,其将用于优化两家银行“微粒贷”联合贷款的结算、清算。

除了贷款清算平台,微众银行还联合腾讯云推出了面对金融业的区块链BaaS云服务,让同业从业者能够共享区块链底层设施,包括云服务相关的技术、软件和代码,而不需要重复投入。

9月23日,IBM与中国银联预演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行积分兑换系统。

银行为何如此恋战?

总结一下,银行和科技公司已经在金融科技的数个细分领域发生“正面冲突”(详见下表),目前得分谁高谁低尚难判断,明朗的只有双方的恋战之心。

金融业务利润高,谁都垂涎,所以科技公司入场不奇怪,可银行为何与科技公司在如此多的战场上痴缠?

刘加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银行业黄金十年、二十年可以确认结束了”。他并称,“我们不是居安思危,我们很焦虑,没有什么安全感。”

一位城商行高管曾向零壹财经表达了类似的焦虑感受,“现在还有些客户来银行网点,但是年轻人越来越少地跟银行发生联系。如果银行再不改变,会失去整个未来。”

人民日报文章《银行,为啥跑不过支付宝们?》援引北京国贸某公司白领张璐的话称,“跟银行打交道越来越少,银行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

可以想见,银行恋战的原因在于害怕失去——用户,尤其是正在成为社会中坚阶层的年轻一代。

时至今日,银行在与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之战中,在“民心”或者说“用户”上并不占上风,但凭借牌照下的资金成本优势、掌握的大量数据和已有经验,后续竞争态势如何尚不可知。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或许一番厮杀之后,在利益的博弈中,双方关系会演化出更多形态。文/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