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消费金融当红之后,供应链金融也“按耐不住”

消费金融当红之后,供应链金融也“按耐不住”

发布时间:2016-12-28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21CN财经

继去年互联网金融理财端交易成为众多平台和行业追逐的热点之后,今年以来和场景、数据相关的消费金融以及通过特定数据、模型和尖端技术进行研发的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前沿模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为了新的热潮。如果说15年是互联网在理财端渠道变现的高峰期,那么伴随着资产端收益的下降和央行接连5次降息降准,依靠理财驱动的行业发展速度已经开始放缓。而消费金融则因为稳定的场景、数据的集成和良好的抵御经济周期的表现,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零壹研究院估算,到2020年我国的非房贷消费贷款余额可达11.87万亿,如果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占比达到10%,当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余额)可达到1.19万亿,乐观估计,如果考虑网上消费、O2O支付的发展增速等,2020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能占据非放贷消费金融1/3的份额,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

因为消费金融火热,很多在个人信贷端进行无抵押、无担保、7*24小时信用贷款和分期推广的产品都纷纷斩获不小的市场。如蚂蚁借呗上线一年,授信3000万用户,累计发放消费信贷494亿,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超1200亿元,总笔数超1500万笔,笔均放款约8000元,此外飞贷、网易小贷、快贷、白条等产品都分别斩获各自市场份额。

热炒消费金融概念,风险暗藏其中


目前市场上有17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主要发起人是商业银行,还有几家是具有浓厚产业背景平台的公司,包括电商平台、电器、家具等具有实体产业资源的公司。当然,市场上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却远远不止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

具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传统银行背景,或者是银行作为发起人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如北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一类是由电商背景成立发起的,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但是也通过小贷、银行等牌照实际上从事消费金融服务的,比如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等旗下的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产品;还有一些是没有类金融牌照,也不具备短期内申请小贷、银行等牌照,但是通过网贷平台或是对接其他金融理财资产池实现资金规模扩大的平台,比如分期乐、趣分期、美利金融等。所以,消费金融俨然已经成为众平台参与的名利场。

当然,在激烈追逐背后,其实也产生了消费金融的“后遗症”。比如在业务推广的前端没有遵循严谨的流程管理原则,盲目扩大业务推广,导致出现较大服务的带有区域化特点的违约用户等,比如校园市场和蓝领市场,一些从事个人移动端信用贷款和分期的平台,实际意义上的违约率已经高达10%以上。所以,对于大型的互金平台而言,在消费金融业务上也愈发谨慎,或者通过场景,或者通过生态良好的数据用户群进行信用管理,而无论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集团,都在逐步引入大数据风控的手段进行用户信用评分、建模分析和反欺诈等安全建设。

目前,蚂蚁金服目前正在推动码云计划:升级金融云战略,通过全面整合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积累十余年的金融科技与服务能力;京东金融的大数据风控建立在其电商场景和外部的核心技术平台合作上,希望建立一个新金融生态;网易金融最近上线的网易北斗是一款智能化、开放性的风控平台,通过四大用“新”和七大“赋能”实现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七大风控业务模块,并且结合反欺诈、风控因子等场景应用,引入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前沿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综合近千模型,调控数万变量,最终形成一个生态化的大数据风控体系。

可以说,到了明年,随着消费金融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隐藏其中的风险也可能在局部地区爆发,尤其是很多互联网上的消费金融产品没有区域限制,因此一旦在风控端没有做好严谨的信用审核和征信管理,那么很有可能成为新的风险事件爆发地带。

下一个是供应链金融?

相对于个人端的信用分期、信用贷款以及通过场景进行延伸的金融服务之外,还有一个针对小微企业或者小微企业主的个人经营类贷款和供应链金融贷款,也成为了很多针对B端服务平台的着力点,因为依托供应链可以很好解决风险的链条化管理,通过行业性力量主导、培育出独特的差异化信用生态。

今年5月份,某机构发布探究供应链金融与P2P网贷行业结合现状及未来的《2016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

讲到供应链金融,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空间。对于线上,主要存在与阿里、京东、苏宁等具有电商产业背景,通过线上商户、供应商和厂家之间的关系,以订单、信用和账款为依据进行供应俩金融的信用管理。目前阿里的网商贷、旺农贷;京东的京保贝、小贷等分别都是通过供应链来做用户维系和推广的,包括两者的农村金融战略,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供应链进行合作,以产业链进行线上线下数据和用户的分析管理。

此外,对于很多线下的供应链而言,因为互联化的程度不高,或者是还处在传统的贸易和加工链条中,那么一些线下的行业集市,或者是交易市场就成为了掌握供应链金融渠道、用户的一个汇集地。当然,很多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往往也十分熟悉当地的产业现状和供应链金融分布,因此一些互联网金融巨头也开始逐步和地方中小银行合作开拓针对B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例如,网易金融目前通过上线北斗智能风控开放平台,赋能地方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值得研究,因为北斗系统可以用过数据和模型分析,为很多中小银行在地方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业务推广进行“保驾护航”。从公开的材料介绍看,网易北斗系统第一波签约单位选择中小银行作为突破口,一方面看到了区域化的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资产质量、用户市场以及风控模式都面临一定的市场化调整压力,而集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信用管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对症下药”,二来也是看到区域化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北斗可以有效反应供应链B端商户、个人小微企业主的真实信用,提高地方银行在信贷管理上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信贷数据来看,网易北斗可以帮助地方银行提高审批效率和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不良率(平均坏账损失降低35%,有效提升模型风控预测能力—提升模型预测性能60%)。

或许,供应链金融将成为2017年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