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吴晓求:IPO堰塞湖转移到了股市

吴晓求:IPO堰塞湖转移到了股市

发布时间:2017-01-10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和讯网

1月8日,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16年会暨第十四届财经风云榜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接受和讯网(微信号:hexunofficial)采访时表示,《证券法》修订比原来预期的要慢,最重要的原因是2015年发生股市异常波动以后,市场信心需要一定时间修复。

“推迟《证券法》的修改,推迟注册制是比较恰当的。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朝着注册制的方向去发展,应该说是一个基本的趋势,未来这个趋势不会改变,因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吴晓求说。

事实上,关于《证券法》的修订可谓一波三折。2014年《证券法》修订工作被列入立法工作,2015年4月中下旬,“一读”审议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请审议的《证券法》修订草案。不过,在2015年6月末,我国证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后,原本已经列入去年12月份的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证券法》修法“二读”也悄然消失。

吴晓求认为,如果在当时的条件下还要推行注册制应该说是不合时宜,所以需要一段时间去修复市场信心。况且本次修法内容多、变动大,需要充分讨论,以避免找后账,“如果讨论不充分,根本就无法制定出一个能够指导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法”。

从近期新股发行速度看,即使在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证监会仍公告发布全年第26批暨2016年最后一批新股批文。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新股发行目标约600只,速度正逐渐与注册制的节奏对接,监管层也有意在试探市场对于新股的承受力。

不过,吴晓求此前在接受和讯网专访时表示,如果只解决上市制度,不解决退市机制,IPO堰塞湖就转移到了股市。只有保持很好的流转机制,才能使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充满活力,才会给上市公司以巨大的市场压力,其才会想好如何把企业做好以留在市场上,因此证券市场的“进出”都需要系统设计。文/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