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科技如何盘活中小企业金融格局

金融科技如何盘活中小企业金融格局

发布时间:2017-04-21 分类:趋势研究

2017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而言是“去虚向实”的一年,国家货币的政策主推“去杠杆化”,同时让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输血。央行发力7000亿输血实体经济,而上月最新的PMI数据也走强,制造业企业信心持续回升。这标志着供给侧改革的初见成效,中国实体经济回暖迅速。

在“去虚向实”的政策大环境下,肩负着为实体经济输血责任的金融业,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央政府的供给侧改革“路线图”中,有一个关键点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企业的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去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而过去中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融资成本和金融成本长期偏高,影响了企业的迭代创新能力。

要想解决中小企业的金融困难,需要金融行业自身引入创新。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中国概要》,未来五年左右,传统的金融实体分支机构的重要性逐年下降;相反,创新金融科技将颠覆传统的金融领域,电子渠道、新客户群体、个性化产品体验将成为金融科技(FinTech)的新机遇。而随着实体经济向信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模式演变,未来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将向3.0转型。这对于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有新的要求。

实际上,在金融科技业领域,目前的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根据统计,中国对于金融科技的预期年投资回报率高达38%,远高于全球整体水平的20%,也高于亚洲新兴市场25%的预期回报率。而中国的投资者在金融科技的投入资源比例为32%,比全球的平均水平15%高了一倍。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金融创新、金融科技方面目前具有强烈的市场信心。乐观是好事,但是如何打造出高质量的金融科技生态,在为新兴市场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管控之间保持平衡,是更加值得思考的重要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普遍的征信困难,这是制约企业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银行等信用中介的机构存在,本质上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双方无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想要改变国内传统金融机构的操作方法和业务形态,无疑不现实。而区块链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金融行业的底层架构,重构企业金融信息网络。

区块链听上去高大上,但是简单而言,区块链技术就像是一个共享的账本记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需相互担保信任或第三方核发信用证书。一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加密算法创设的共享信息链和信用链,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对于信息的垄断。

区块链技术自成为金融行业的热点以来,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区块链目前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暂时不具备合适的落地场景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

这其实是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打造出了一个共生的信息网络,这个网络基于真实的交易数据,并且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信息是全体成员共同维护并且共享的,以“社群”的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和即时性。

所有的数据主体都将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不仅能大大降低成本,更高效的配合钢贸行业的资金需求。

通过实现信息对接的方法,打造区块链,这从金融征信的信息源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信息和资产将在平台得到高效的匹配及融合,形成交易规模滚动式增长的产业链闭环。

但是,在形成了区块链的企业“信息社群”之后,这依然不能直接解决融资问题。

比如,在中国,跨境贸易出口商经常会遇到外国买家赊销严重,账期长达两三个月,造成周转不灵。而求助于传统融资渠道又需要抵押物以及诸多严苛条件,且流程漫长,此类情况让中小企业感到非常困扰,纠结不已。这个困局的破解方法,则需要引入电子发票系统。

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目前的理解通常是一种科技创新。这种创新的目的最终指向着在制造业的“供给端”,为了实现在供给端帮助企业疏解金融困难,从而为消费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国际某智库的统计,中国的企业账本在很大程度上真实性存疑,如果过去的账本造假是普遍现象,那么未来的数据真实性是否也会有这种隐患呢?一项新的技术本身是好的,但经常是在落地以后就会走样,因此,在法律法规上的跟进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技术先行而道德无提高,法律法规又存在空白,那么未来的隐患就相当明显。

金融科技的接地气无疑在供给侧的改革端为企业提供了“金融供给”,但如果一味的强调唯技术论,而缺乏“外部性建设”即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则无异于一种跛足而行,那么这种“金融供给”最终透过生产、零售端转化为社会消费的增量的程度也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