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有何区别?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17-04-28 分类:趋势研究

互联网金融特色具有“四个驱动+一个精神”,即科技驱动、产品驱动、营销驱动、生态驱动和开放合作精神,而这位读者进行了补充:

从IT的角度来看,服务SDK化、系统分布式化、基础设施云化 ;从业务的角度看,体验机器化、业务社交化、处理碎片化、风控数字化、产品工厂化、销售垂直化。

从业务流程的各个层面诠释了互联网金融的科技驱动,以服务SDK化为例,很多支付结算类产品,其实都是以开放SDK的形式进行B端服务。大家比较熟悉的微信小程序,本质上便是SDK化的表现形式。

处理碎片化、销售垂直化,这两点也是深有体会。

产品驱动模式下服务的精细化必然带来信息处理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反过来又在加速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很多机构推出的智能机器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而销售垂直化,更多地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对分支机构的消解,直接由总部各业务线直面用户,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也能更好地迭代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去中介化。

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诸多特色才刚刚展现,虽然现阶段行业面临着监管问题和舆论污名化的问题,也只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有何区别?

互联网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有何区别?二者的所有区别,根源都在机构属性的不同上。

监管体系不同。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银行,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持牌机构,自然也受不同的监管框架所约束。在当前的各类金融牌照中,银行的监管框架无疑是最完备、也是最严格的,其根源也在于银行可以吸储,风险具有极强的外溢性,不得不配套以严格的监管体系。

发展使命不同。互联网银行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新设的民营银行,一种是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以网络金融部或直销银行子公司的模式。

无论哪种形态,互联网银行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庞大的传统银行体系探索一条转型发展之路,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转型尤其如此。当然,从业务层面看,普惠金融也是民营银行的重要使命,这点与互联网金融是一致的。

业务范围不同。互联网银行首先是银行,可以从事《商业银行法》中明确的十三项业务,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体现在资金来源上,可以吸储、可以同业拆借,也可以发行金融债。

而互联网金融机构,背后对应的是消费金融牌照、小贷牌照、保理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等或网贷平台等,每个牌照基本只对应单一的一项或几项业务,对互金机构而言,持有的牌照越多,可从事的业务越多。但,无论哪个牌照,都不能合法吸储,在资金来源上便处于劣势。

总体上,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种类远低于互联网银行,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机制体制上的不同。机制体制取决于人,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执行都是如此。恰恰在人员构成上,互联网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互联网银行主体是银行,人员也以传统银行从业人员为主;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更多地是互联网,人员构成以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母公司人员等为主。人员构成的不同便产生了机制和流程的不同。

举个例子吧,这段时间密集地和民营银行同业进行交流,与某家民营银行的员工成为朋友,我们从业务交流到文化,他之前在一家支付企业工作,企业文化非常自由,制度也很扁平化,他现在最受不了的便是冗长的机制和“领导至上”的假大空文化。他的吐槽也曾让我吃惊,这家成立时间不足两年的民营银行,也官僚化到如此地步了么?那些传统银行内部孵化的所谓直销银行,也许就更不用说了。

看,这就是人的同化力。

互联网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同点

由于民营银行的线下物理网点仍未放开,二者在业务模式上其实是相似的,相同的业务模式面对的自然也是相似的客群,在产品设计、运营等方面也存在很高的相似度。

所以,互联网银行只是传统银行的补充,但是互联网金融的直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