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科技驱动发展 消费金融蒸蒸日上

科技驱动发展 消费金融蒸蒸日上

发布时间:2017-05-15 分类:趋势研究

中国居民财富日益增长,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开辟了极大的空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住户部门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到5.3万亿元,加上非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平台的贷款,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约在6万亿元左右。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已经替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表示。

完善行业监管 加强机构自律

我们看到,消费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潜在问题不断积聚,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风险已逐渐暴露出来。

“互联网消费金融门槛低、机构多、增长非常迅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直言,“同时也暴露了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过度借贷、重复授信、过高吸费、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对未来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在当下强监管、控风险的政策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日趋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将逐步完善,一部分不合规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存在的问题,陆书春也建议,一方面,完善监管、加强自律,从业机构坚持审慎经营;另一方面,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专注技术驱动。“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既需要开展有效的行业监管,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针对过度借贷、非法催收以及过高吸费、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要加快出台相关制度和规则。”陆书春说。

工薪、高校学生等群体频繁发生的“现金贷”事件令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消费金融监管的重要部分。上述《报告》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行业将从建立合格借款人标准、加强消费信贷产品信息的透明化、规范化披露;严格禁止劝诱性宣传与掠夺性放贷,建立消费者信息保护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风控是核心竞争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场景、风控和资金来源三个方面。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消费金融机构的获客能力与风控能力得以提升,成为推动消费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风控的好坏是影响信贷风险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消费金融机构中原来分析的数据很多都是静态的,很少涉及到动态行为的数据获取和分析。”曾刚表示,“当互联网场景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在网上发生,对人们本身行为的分析会有很多的方法,这跟传统的分析方式有些不同。”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企业的风控体系搭建主要以大数据为基础,融入了数据、模型、算法等,将风控进行量化,其优势在于能够提高风控的效率和有效性,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反欺诈、反套现的能力。

“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里面有三个因素起决定作用,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文化。”天津金城银行行长吴小平表示。

当下,不少中小银行已开始积极布局消费金融,在兴业银行银行合作中心副总经理王华看来,消费金融具有小额分散的特点,银行当前的风控理念、制度、方法、手段,用大集团、大资金、批发业务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怎么在确保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满足消费金融小额分散的特点,这是银行需要认真推广研究的。”

除了自建风控系统外,不少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机构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机构提供品牌与资金,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获客渠道、风控和售后等。

科技驱动 在竞合中发展

《报告》指出,按照20%的增速预测,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到2020年可超过12万亿元。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各机构的发展模式将出现分化,金控化和平台化将成为两个主流发展方向,用户更加年轻化、普惠化,而消费场景也将小额化与分散化,科技驱动则愈发重要。

消费金融中,技术驱动贯穿了从资产获取到资金对接,乃至用户体验的全过程。曾刚表示,消费金融的场景也好、风控也好,对科技的依赖非常高,很多机构在这方面发力。金融科技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未来改造金融到什么程度仍未可知。

谈及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包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王蓉晖认为,行业的基础设施包括消费者行为习惯、应用科技手段、生态环境等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未来的消费金融仍大有可为。“我觉得大家是一个竞合,应该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做各自的专长。”

对消费金融来说,合作与开放是未来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主要基调。“谁能在开放与合作的过程中做得更好,谁就能占据更高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