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新天地

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7-06-02 分类:趋势研究

1978年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这样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和土地的潜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好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然而,家庭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运行,一个土地流转农村规模化生产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转包、出租、互换、 转让和股份合作的交易方式。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权利统一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也意味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始逐渐突破“坚冰”的制掣,这个时期一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网站,如全国第一家土地流转网站搜土地网等应运而生。

近年来,土地流转和金融配套措施不断落地,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标志着土地流转和金融进入了实质阶段,土地逐步流向家庭农场、工商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中,2016年,经营50亩以上的农户全国已达350万户。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会因土地租金、购买农资和大型农机具、引进农业科学技术等,需要资金支持。使得土地流转金融有了市场,也为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打好了政策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在中国农村有60%的农户因缺少生产经营和消费资金需要贷款,其中只有15%的主要是农牧企业能从银行贷到款,而农户由于贷前和贷后成本高或信用记录缺失等因素从金融机构借到钱的寥寥无几。

如何满足农村每年7.5万亿庞大资金需求的市场?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金融机构纷纷参与其中,除老牌的农业银行、农商行之外,平安银行、苏宁金融也成立了农业事业部门。蚂蚁金服也下沉农村,争夺农村金融这个庞大的市场,一些专业网站也不示弱提前数年布局农村土地金融业务。搜土地网以其掌控的土地流转大数据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农村土地贷款代理业务,主营林权抵押贷款。今年又在全国成立“农金超市”,进一步下沉和扩大服务范围,推出了“农抵贷”、农业保险和不良处置等系列服务,押品涵盖林权、农村大产权房、集体建设用地、厂房、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以及信用贷款等,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向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更有京东金融直接战略注资土地流转平台,足以看出金融大鳄进军土地流转金融的决心。

农村金融靠这些远远适应不了土地流转的需要,应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切实满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资金需求。要创新抵(质)押担保贷款模式,扩大各类新型农村经营经济主体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同时,在全国普遍推行农村抵押品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探索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是一项数量大、单笔额度小、地域广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要想合理布局涉农金融机构乡镇营业网点,进一步扩展支付清算体系和新兴支付方式辐射范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专家建议可以建立与土地流转网站的“农金超市”或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社这样的较成熟服务网络合作,利用他们的网络按照金融业要求进行项目初级评定优选,最后由金融机构终审的适度授权的风控模式。

农村的土地流转势必带动农村金融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