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巨头“拥抱”金融科技热情持续高涨

巨头“拥抱”金融科技热情持续高涨

发布时间:2017-09-04 分类:趋势研究

互联网公司与金融之间的火花由来已久,因互联网擅长流量渠道,而金融业务具有高效的盈利能力,二者结合成为流量变现的捷径。随着流量红利的蚕食殆尽,互联网金融显露疲态,升级版本的金融科技蓄势待发,成为看清各方金融布局的关窍。

从之前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到参股互联网小贷和消费金融公司、再到发起设立民营银行,上市公司布局的金融科技领域的速度之快和手笔之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数据显示,在目前已经完成的35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交易中,参与数量最多的、创造最高收购价格的都是上市公司。

而面对消费金融的爆发,上市公司们也毫不手软。不仅超过60%的互联网小贷有上市公司背景,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在可以引入新的资方之后,也成为了上市公司追逐的对象。

而从结果上看,对于金融牌照、金融科技公司的布局,也确实让许多上市公司利润大涨、股价上升。

二三四五公司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这家以导航业务起家的公司,其金融科技子公司贡献营业收入为 5.46 亿,同比增长 1644.6%。归母净利润为 2.39 亿,同比增长 4459.1%。

当然,有时候股价、利润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业务的布局是不是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适合公司去拓展自己的边界、延伸价值链。

如果就新金融业务而言,这是一个对于场景、流量、用户、牌照、数据、技术要求都很高、竞争也很激烈的行业,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至少要满足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条件。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进入新金融领域的最多,在国内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只有两家公司没有布局金融业务。因为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公司,大多至少在用户、流量、场景方面有积累,并且能有效积累和利用数据。

此外,还有很多基于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也都在布局新金融领域。比如我们之前聊过的传统百货,不过相比之下,这些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场景,在更根本的数据和技术方面可能优势并不明显。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进入新金融领域的策略都很类似,因为上市公司本身受到公众监督,又有信息披露等要求,所以它们大多会先从牌照着手,首先保证业务的合规性,现在来看这也变相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但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新金融行业,如何迅速盘活资源,将金融牌照与既有资源协同起来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之前看到的一些案例中,一部分公司会选择从零开始自己“搭台唱戏”,但有很多效果并不理想。即便一些公司(如地产公司)有强大的流量和用户基础,但是在金融业务真正展开时,这些都还是要付出很高的时间和资源成本。

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舍弃了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方式,转而通过寻求合作、入股并购的方式介入。

此外,从投资收购角度,上市公司在这个时间点大举进入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在回归理性区间。

过去一年,随着监管政策不断收紧,行业泡沫被不断挤出,金融科技公司告别了估值虚高的时代,同时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优质平台已经实现盈利。因此,眼下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投资时点。

当然,很多人都说在2017年这一整年里,获取牌照和排队上市是金融科技公司们最重要的两件事,前者可以保证业务的合规,带来安全感;后者则是在抢夺赛道,通过透明合规带来更大的品牌价值。

牌照和上市这两件事,完成任何一件都并非易事,就算是第一梯队的公司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一旦并入上市公司体系,这两件最重要的事也就变相一并完成了。

双赢的生意,总是受欢迎的。如果上市公司此番大举布局新金融的势头持续下去,难说市场格局是不是真的将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