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持续发展赋能

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持续发展赋能

发布时间:2017-09-25 分类:趋势研究

2017年,金融行业内的竞合状态逐步升级,金融科技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加速渗透到金融行业当中,正驱动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业深度整合。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优化创新服务手段的同时,以科技护航风控,防范金融风险,促使金融生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科技公司等依托于自身具备的数据、技术优势,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占据了先发优势。而今年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带动业务转型,渐成潮流。

目前,金融科技正快速发展。根据埃森哲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从17.91亿美元增长到232亿美元,增长接近12倍;2016年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从2015年的52亿美元迅速升至112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域的投资占到了102亿美元,贡献了亚太第五投资总额的九成。2017年2季度,金融科技企业获得风险投资251起,融资金额高达51.93亿美元,为历史最高。

未来金融科技将在以下几方面发展迅猛:一是大数据用于个人和小企业的征信;二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中的应用:数字货币、票据、清算结算等;三是保险科技的发展,比如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以及大数据催生的UBI,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在使用UBI进行保费的差别化定价,以及利用穿戴设备和机器学习提供全新健康险服务的Oscar公司,甚至出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直接进行车险定价的Insurify公司;四是智能投顾的发展;五是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

联合国在2005年就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这个定义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机会平等,二是“低成本、可持续”,三是金融服务是适度和有效的,并非无所不包。其中,可持续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作为市场化运行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必须做到保本微利,以保证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二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的受众,必须以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便利性获得金融服务,以保证其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金融科技从三方面解决普惠金融可持续性,一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二是降低商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成本,金融科技能促进信用形成价值,并且能够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三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最后,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存在以下风险:放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脱媒风险,增加金融机构的技术风险,以及监管套利风险。因此,在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需要推动监管协调发展,完善监管框架,并且提升监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