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互联网小贷持续火热

互联网小贷持续火热

发布时间:2017-11-02 分类:趋势研究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就有27家上市公司公告称要成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已超过过去两年数量总和。目前已有7家小贷公司获批。

早在七年前,阿里巴巴率先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第一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紧接着,就在第二年,阿里又成立了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相时而动的,逐渐有了京东、百度、小米、苏宁、网易等。与此同时,支付机构也随着市场热度,纷纷入局。

蚂蚁金服、腾讯理财通等进入网络小贷市场已经多时。10月,南昌随行付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银联商务背景的重庆中金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及多来点和爱农支付旗下的江西赣江新区多来点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获得3张网络小贷牌照。拥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支付机构,就已达34家。

据相关业内数据统计,市场上目前共有237张网络小贷牌照。其中,已经完成工商注册的有209张,7张获得金融办批复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册,21张已经过了金融办公示期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册。此外,仍有22张网络小贷牌照尚在发起状态。

之所以如此,政策使然,利润使然。

最直接的一个起始原因,是消费金融牌照的高门槛。转战网络小额贷款,不失为各平台曲线入场的方式。

就当下的网络小贷市场整体而言地方性监管文件各异,拿牌要求各不相同,国家尚无统一性的意见与办法。与小额贷款相比,网络小贷拥有更加明显的地域优势,能在全国布局业务。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巨额利润。吃螃蟹最早的阿里,光是2011年成立的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小贷),现在的利润就已到达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前不久,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阿里小贷营业收入较去年年度收入增加了1亿元,净利润26.44亿元,增幅达37.4%。

接连入场的上市公司,也尝到了利润的甜美。在今年年初入局的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披露的三季度报中显示,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97.59%;扣非后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54.76%。

其利润主要源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披露,二季度二三四五消费金融业务共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667.19%;贡献净利润2.4亿元。

爱,有价,也有市?

整个10月,国家都在强调金融建设与金融监管,强调牌照的重要性与必须性。而从网络小贷开始大热至今,各方对于网络小贷牌照的爱,始终没变过,不论,牌照的价格涨到何种程度。

而近期,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一张网络小贷牌照,其交易价格达到上亿元。宁夏地区交易价超过1亿,新疆地区更是超过3亿。

是真爱,就不论价高价低,一概掏钱?

还能爱多久?

虽说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相关指导意见,但在今年上半年,在银监会2017年拟完成的46项立法项目中,《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暂定名)》(制定)位列第19项。迟早而已。

目前,各地方对网络小贷的相关监管政策,已收紧。如,在注册资本方面,江西、湖南等省份要求注册资本5亿元,重庆、河南、福建等地要求3亿元,广州最低也要求不低于1亿元;在贷款余额方面,各地对网络小贷公司的监管也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在公司风控方面,地方对不良贷款率有要求,如江西省规定网络小贷公司不良贷款率要低于5%等。

据相关媒体报道,一线发达地区审批网络小贷牌照的速度,已然很难申请,或是,进展特别慢。

很明显,网络小贷市场在多方持续的日夜蜂拥下,开始走红。不论入场者是谁,除了本来存在的市场、信用风险,未来政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尚未可知,而这,很可能将成为这一行业的最大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