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交叉竞争之势

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交叉竞争之势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趋势研究

近年来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其中中国和美国是金融科技最活跃也是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毫无疑问,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会不可避免的给传统金融带来较大冲击,这些冲击最主要的是在数据利用方面,还有客户的获取方面。像阿里、腾讯、百度这样发展起来,他们现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超过了中国这些非常大的金融机构,比如说工农中建的用户群。

第三方支付在过去十余年都呈成倍增加态势,2010~2016年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增长了74倍。利用互联网为平台或者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贷,从2013~2016年间短短4年增长了36倍。尽管这么成倍成倍的增加,但互联网金融的空间还非常巨大。

2016年支付市场是11万亿美元,但其中只有16%是跟消费有关,其他的很多都是相当于C2C,作为一个模式来说是难以持续,因为几乎没有收费空间。只有跟消费有关的第三方支付交易才真正说给金融科技带来利润或收益的机会。胡祖六预计,未来的几年这方面会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预计交易额到2020年会增长到4.6万亿美元。

信贷方面,尽管现在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概有1.2万亿人民币贷款,但跟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人民币的贷款余额是106万亿相比,比重连1%都不到。开发空间巨大。

金融科技的发展这些年最显著的地方是支付,中国的支付应该说引领全球,无论是从用户的数量,从交易额的规模,还有交易的频率都是在全球领先。而且在国际化方面也发展得非常迅速。例如蚂蚁金服,除了中国母国市场以外,蚂蚁金服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现在都有很多布局。比如在印度,它控股了印度领先的支付平台PayTM,在泰国和Ascend Money展开合作,因为阿里在东南亚收购了Lazada,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在当地的电商还有其他电商支付场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蚂蚁金服也开始进军美国美国等发达市场,收购了MoneyGram。

金融科技另外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就是信贷,特别是消费金融。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服务已经嵌入到大众日常的消费场景中,移动的支付、消费分析成为许多线上消费必备的功能,为了提升消费金融用户的体验,金融科技企业开始结合大数据的征信,推广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信用风险的量化评估模型,将消费金融的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随着大众触网的频度、维度和时间的长度不断提升,基于网络的个人的数据的采集以爆发式增长,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评估还有个性化数字化的客户肖像识别带来了很大的可能。

目前来说,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切入点主要是央行征信系统,但这目前还没覆盖的群体,比如说尚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学生人群,低收入的蓝领阶层,还有大部分农村户籍的居民。也就是说金融科技在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使命。可以预见到,随着竞争的不断渗透,消费金融领域也会升级,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不断的会进入中产阶层以及高净值人群,跟传统金融服务的交叉竞争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