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打破数据孤岛是消费金融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

打破数据孤岛是消费金融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

发布时间:2017-12-25 分类:趋势研究

伴随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乱象和泡沫。目前的消费金融虽然处在风口上,但还远未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进入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的态势。
风险形成连锁反应

在海量的消费金融市场面前,大量资本蜂拥而至,而与之对应的是风控的缺失和管理的薄弱。高利贷、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乱象成为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真实写照,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口碑。

对于消费金融这一业务是否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分析称,消费金融是符合社会本身需求的,这是其正面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人喜欢攀比买苹果手机,如果没有消费金融这个途径也许就不买了,但有了消费金融,很多人觉得不管我有没有条件,先借了再说,给自己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最后助长了不良的风气。又比如有些人借到钱之后,想用杠杆投资来赚更高的利息,但最后十有八九是赔钱的。“所以,在具有消费理性的人面前,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其误判消费金融的作用,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也有同样的担忧。“我们现在必须考虑消费金融在普惠金融里到底处于什么地位。消费金融的现金贷确实能满足人的需求,但是这种信贷方式提供给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就容易造成社会一批负债人群。”

目前消费金融存在的风险已经形成了连锁反应。总结起来,首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尚不规范,部分平台片面夸大自身产品的低门槛、零首付、免抵押,而刻意掩饰高利率、高违约金、高手续费等属性,误导很多不成熟的消费人群借贷。同时在征信缺失的情况下,借款用户身份资质又难以判定,借款用途难以把握,实际并未真正覆盖到有实际需要的借款人群。在借款之后,消费金融监管制度又存在滞后的问题,形成催收行业,引致违约风险的升级甚至变质。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非持牌互联网分期平台竞争中,消费金融变成了通俗的消费贷,不久之后,消费贷又衍变为现金贷。而更名易姓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尾消费贷开始“变味”。
目前市场上打着现金贷旗号的互金平台有上千家,年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在这块被视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最后一块投资“宝地”,裸贷、套路贷、培训贷等负面新闻已经“你方唱罢我登场”。
 “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我们的监管与政策存在一定空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说,现金贷业务的体量已经不容忽视,约束现金贷事关金融风险防范的大局。当前,亟须补齐监管短板,通过有效监管实现趋利避害。
让现金贷回归普惠金融,也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例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所有的现金贷产品均判定贷款方超过一定利率之后,借债方便不用承担偿付责任。一夜之间,所有的小贷公司全部消失;美国则严格小贷监管,将现金贷纳入到正规监管体系之下,严格控制消费贷付房贷首付;澳大利亚等国也从不允许小贷利率过高,或以消费贷款支付房贷首付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补充说。
上台阶需打破数据孤岛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安全协同创新研究员李志勇表示,无论消费金融模式如何变化,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止消费信贷资金流入生产、投资领域,防止流入股市、房市,防止增加金融杠杆,防止消费者过度负债。
这无疑是消费金融下半场发展需探究的主题。
首先是我国征信体系不够健全。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目前我国央行征信系统的覆盖面约为9亿人口,而其中与商业银行有实际信贷关系的不足4亿,因此仅仅依靠央行的征信报告无法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作为消费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中低收入人群、在校大学生等基数庞大,但由于个人征信信息记录的缺失,不仅加大了这类人群获取消费金融支持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消费信贷的风险成本。实际上,自2009年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以来,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率为2.85%,信用风险高于银行客户。因此,风险防控是关系到消费金融业务能否长期顺利开展最核心的环节。”
只有解决信用难题,才能真正助推消费金融的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宣晓影介绍,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最先通过分期付款的消费形式带动消费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反而进入较晚,信用卡业务最初也是为方便商业流通作为发放信贷的便捷工具存在的。而韩国虽然也是在商业流通中产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更加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将刺激消费的重点放在信用卡使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信用卡大国”。两者发展路径虽不同,最终结果却是殊途同归,日韩两国都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立法,有力地支持了消费金融产业的成长。

消费金融公司或者是银行去做消费金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信用调查。但是,这个工作比较专业、琐碎并且需要数据精算支持,而保险公司拥有一定的优势,在自身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存量资金方面,保险公司可从中扮演数据建模、风险兜底、资金提供等角色,对能力不足的消费金融公司起到弥补作用。

险对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风险过高或者成本过高的业务,需要灵活的贷款利率来吸收成本。保险是市场化定价,可以根据违约率对费率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分摊风险。

 一方面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主体还是对公业务,但随着市场需求扩大,银行在个人消费类金融业务上也有所转型,并且步伐很快,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难免受到市场挤压。另一方面,在立法从业保障上,目前个人破产法、催债条例都是有缺陷且滞后的。按照金融会议上的精神要求,无牌照不金融,那么对非持牌金融消费公司进行监管是肯定的,但具体要依据什么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一个顶层设计,而不是哪出了问题就补救哪。
同时,对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到底是发票据还是资产证券化,也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消费金融公司存在极高的借贷成本,这是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的一个困难。
借金融科技防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也颇为盛行。
 我国的金融科技不仅提供了支付手段,更是超越了原有的电子商务模式,直接以互联网的方式提供消费信贷产品。以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产品,为大大小小的购物狂欢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金融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在支付、结算、信贷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合理、更便捷的服务。
落地到实处,金融科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大数据的应用。“中国未被征信覆盖的人群还很多,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据公司、征信公司以及消费金融公司,都积攒了各自的数据优势,对识别客户身份、完成客户画像、缩短信贷时间已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同时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市场的成本在于获客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其中资金成本其实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剔除风险之后的成本应该是接近基准利率的。那消费金融公司拼的还是风险覆盖和获客成本。让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这两项成本,就需要通过各类金融工具让低成本的资金匹配到安全资产。基于海量数据基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提供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链条的封孔体系,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潜在用户及其偏好,进一步向其推送感兴趣的商品和服务,并基于消费场景进行消费分期等金融产品的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整个市场上能够完成这样一套融合金融、IT、数据全套技术系统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借贷系统完善客户对产品种类、期限、额度、利率的不同需求,许多新型服务机构在短时间内建立复杂的系统还是有困难的。而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在快速渗透到消费金融这一领域中,还没有完全看懂新型消费资产。在这种不对称性作用下,整个体系对接过程中‘摩擦’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