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助实体当有新作为

金融助实体当有新作为

发布时间:2018-03-28 分类:趋势研究

谈到金融,防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是永恒话题。梳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或提案可以发现,对于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大概有三个方面,包括金融高质量发展、创新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业的改革与开放。

创新金融服务 抢占“制高点”

“新时代金融与资本市场应有新作为。为了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业要先抢占制高点。”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报》举办的“聚焦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财经智库沙龙上表示,“紧紧依靠创新,赋能实体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企业绿色发展、‘走出去’、谋求高质量发展等环节持续提供有效服务。”

金融如何高质量发展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提出,需要加强政策协调,这其中既有产业部门间的相互融合,也包括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互动等。

“服务好实体经济,无论是金融机构创新服务,还是资本市场灵活施策,都要充分发挥好‘端盘子’的精神。”有委员表示。

目前,虽然我国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这一变化依然不能适应和匹配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一些优质企业竞相在海外上市,造成本土优势上市公司流失的同时,也没能让更多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对此,有效治理实体经济严重缺乏资金,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是关键任务,应有序引导新三板在大力促进直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勇担重任。同时,实行严格的退出制度,对于名不符实、给中小投资者利益带来损失的上市企业,要提高其融资成本。

监管创新要跟上

高质量的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建设同样需要监管创新。有委员建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普惠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各部门、各地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可仿照支持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以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倡导与支持传统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投入以及农村自助金融服务机具的布放投入,鼓励IT产品和金融服务下乡;尽快统一数据标准,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以及征信机构,实现小微企业业主、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的有效采集,同时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相关征信成本;打破“信息孤岛”格局,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夯实社会征信体系基础,提升普惠金融的风控能力。

金融、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绝非是资金简单的辗转腾挪。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要保障经济在适合的杠杆率水平下运转。有些企业杠杆率颇高,但降杠杆也并不是越低越好,前提是决不能因此引发新的系统性风险。

面对上述问题,金融科技是否能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两会期间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可以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做好金融业务。

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这种新业态的产生正对接了“补短板”“降成本”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任务,有效补充金融短板,弥补传统金融难以满足的金融需求,从而实现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比如银客旗下的业务条线融时代,以经营性房产抵押贷款产品为切入点,成立两年多来已服务近20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