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服务破局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服务破局

发布时间:2018-04-13 分类:趋势研究

近年来,国内小微金融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制于操作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瓶颈,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突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小微金融创新提供了政策利好。同时,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也将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新的契机。

当前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充分难题仍然较为明显

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已成为国内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活力之源。据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贡献了GDP总量的60%、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然而,尽管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小微金融的发展,但小微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截至2017年末,国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74万亿元,仅占银行贷款总余额的24.67%。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33%的中型企业、38.8%的小型企业以及40.7%的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事实上,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究其根源,有三大原因。一是从小微企业自身看,其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弱、财务不透明、缺乏合格抵押品等问题,难以达到银行放贷准入门槛;二是从银行角度看,小微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操作成本高,增加了风险评估难度,银行对小微金融大多持慎重态度;三是从增信体系看,国内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加上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客观上加剧了小微融资困境。

国内外小微金融服务主要模式分析

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围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制、风控和产品的创新,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模式。

第一种是德国IPC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基于现金流,运用大量的交叉验证和实地考察,最大限度还原客户财务情况,了解风险和资金需求。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利用成熟的地推团队,便于了解小微企业真实情况,风险相对可控;缺点是过于依赖客户经理的经验判断,道德风险较高,且成熟客户经理的培训时间较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国内的推广并未普及。

第二种是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该模式仿照工厂“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将小微企业贷款的产品设计、贷款申请、审批、发放、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业务环节进行标准化和批量化操作。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实现信贷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缺点是模型缺乏个性化,且快速审批机制增加了风险监控难度。从国内实践看,这种模式近年来受到了严峻的不良贷款挑战。

第三种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小微模式,本质上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资信来提升自身信用,从而获得银行融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产业链筛选出来的资产相对优质,风险容易把控;缺点是受资源限制,技术门槛高,且过于依赖核心企业。

第四种是传统的重抵押小微贷款模式。银行传统的信贷方式往往“重抵押、轻信用”,要求提供抵押物和担保人,并提供相对规范的资产负债表。这一门槛将绝大部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同时,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定价模型相对单一,小微企业的贷款大多直接上浮基准利率,融资成本较高。

要想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有新的思路,也要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工具。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破解这一历史难题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如移动互联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银行成本,而大数据能帮助更好地识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