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创新短板亟待补齐

金融创新短板亟待补齐

发布时间:2018-06-21 分类:趋势研究

“在提升经济发展效率方面,以往以银行体系提供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已然不适应今天经济新动能的融资需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上周举办的金融发展与社会进步研讨会上指出,随着成本攀升、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去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已无法继续支持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如今必须要形成一大批有竞争力的新产业,其特点在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和高品质。在高质量的发展需求下,中国今天面对的挑战即相当于很多发达国家曾经面对过的“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到1960年,有101个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区间,但是到2008年,这101个国家中只有13个国家跨过去了,剩下的88个经济体依然是中等收入经济体,甚至变成低收入经济体。

“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率是很低的,难就难在创新,难在产业升级换代。”黄益平表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需要金融创新。”一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二是融资结构需要适当改变。三是要注意规避市场化带来的短板。

与此同时,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的同时,也须在打好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国峰在会上表示,在服务经济发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成长为相对独立的体系,会因追求盈利而产生顺周期行为,从而催生资产泡沫。若资产泡沫破灭,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导致社会财富的转移和不稳定。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缺失。

在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金融脱媒挑战的同时,也同样有着运用金融科技实现自身转型的机会。

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相比较工业化、城市化时代,如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和深化,进而促进了社会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效率,也促使价值生成形式和转移形式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与社会流动之间目前还存在社会最欠缺的东西,即信用体系的建设,而金融科技恰好可以为促进个人行为数据资产的累积与信用体系的完善提供有效工具。

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也认为,金融科技解决了金融领域中的根本问题,即信用机制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科技的支持下,我国风控领域有了显著发展,并形成了穿透式监管等新的监管模式。

在明确了金融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与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对于金融业而言,如何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的研究,目前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社会不稳定,而是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在此情况下,增加转移支付有助于增加消费,有效减小收入差距。因此,建立长期稳定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机制是中国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