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消费大热潮,消费金融正规军更受青睐
发布时间:2018-08-01 分类:行业资讯
随着中国轰轰烈烈的现金贷乱象、P2P跑路、金融去杠杆……等大环境下,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市场开正门,堵偏门,良币驱逐劣币。在问题不断的现金贷公司备受质疑的同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的金融机构在今年格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哪些银行和公司的消费金融业务你最看好?
银行助力消费贷猛增
依据麦肯锡的报告,我国中产阶层人群的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500万人,发展到现阶段的2.25亿人。中产阶层的崛起将伴随着消费的进一步升级,包括追求品质消费、享受型消费、提前消费等。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迅速强大。
根据零壹财经日前的专题报道,受到新规推动、房市调控、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战略等因素影响,银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2017年取得了迅速发展。
截至2017年末,我国的居民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1.5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4.72万亿元,短期消费贷款余额6.81万亿元。从居民新增短期消费贷款的状况来看,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至2017年新增1.87万亿元,主要是受到银行零售转型的影响。这一年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的个人贷款业务业绩杰出,2018年初各银行披露的年报也印证了这点原因。
信用卡市场持续高增长
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似乎显得跟老百姓关系没那么密切,其实不然,现在哪个年轻人手里没有一张信用卡?信用卡业务就是典型的消费金融业务,而且国内的信用卡市场多年来持续保持高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为5.88亿张,同比增长26.35%,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7.6%;2017年新增发卡量达到1.23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6.27%。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授信总额达到12.48万亿,同比增长36.58%,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29.06%; 银行卡信贷余额达到5.56万亿,同比增长36.83%,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23.63%。
另外,2017年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为2.12万元,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1.96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54%,与2016年的44.45%相差不大。
由于信用卡具备先用后还的透支功能,因此,每当你用信用卡消费一笔的时候,你就接受了一次银行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爆发
2017年,现金贷业务快速发展,各类消费金融服务商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一些操作风险已经暴露,如劝诱用户申请贷款,进行掠夺性放贷等,致使出现过度消费和负债;从借款人(用户)角度讲,诸如被暴力催收、个人信息泄漏等问题也已暴露。
针对消费金融市场乱象,监管层提出“开正门、堵偏门”。除了银行等正规渠道,作为持牌机构的消费金融公司近去年迎来业绩爆发。此外,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扭亏为盈。不过,在行业大爆发的状况下,也有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出现回调或是亏损。
消费金融跟我们老百姓日常的金融生活息息相关,各阶层消费者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不同,为了市民能够更便捷、更实惠地获得消费金融服务,在消费过程中也要警惕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