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1 分类:趋势研究

我国中小银行是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 为填补大型银行网点收缩留下的市场空白而设立的, 以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及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目前中小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抢抓金融科技机遇、实现转型突围成为行业共识。

中小银行市场环境变化明显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 截至2016年年底, 我国有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4家城市商业银行、1114家农村商业银行, 资产占比分别约为37.3%、18.7%、12.2%、12.9%。可见, 中小银行无疑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较为庞大的群体;不过, 相较于量的优势, 中小银行在资产总额和经营收益方面却稍显逊色。目前在整体经济走弱、监管考核加压、科技渗透度增强的形势下, 中小银行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挑战。挖掘自身独特价值, 以合适的方式链接金融科技 , 成为业内热门话题。

第一, 经济下行对中小银行产生更大冲击。中小银行以中小微企业为重要客户源, 这类企业通常业务模式单一, 在产业链上处于依附位置, 因此对宏观经济走势更加敏感、抗风险能力略显不足、营收状况随行业景气度产生较大波动。相较于大型企业, 经济下行会明显影响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它们或减少存款量或加大贷款额以应对流动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从存款业务而言, 中小银行的资金供给端备受挑战;从贷款业务来说, 中小银行的资金需求端也集中在风险较高的业务上。

第二, 政策环境使中小银行面临更严峻挑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报》显示, 利息净收入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结构中占比达73.4%, 而中小银行因中间业务不发达对利差的依赖度要普遍高于大型银行。自2015年利率市场化、2016年MPA考核体系的靴子先后落地, 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赢利点的传统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 与资金实力雄厚、市场份额较高、品牌更悠久的大型金融机构相比, 中小银行面临着更大的客户流失风险, 在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外债风险等方面也承受更大压力。

第三, 科技加速向金融业渗透召唤金融科技转型。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明显、深刻。从无中心—信息不对称的早期金融形态到有中心—信息不对称的现代金融形态, 金融业在21世纪打开新的发展局面。在区块链等信息科技的助推下, 当前人类社会在金融市场去中心化程度和信息对称水平方面同时实现突破, 金融脱媒的趋势越来越鲜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 搭乘金融科技东风、借助科技之力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成为时代的召唤。

中小银行联合创新价值显现

目前,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金融科技转型, 有内部创新、外部创新、联合创新三种方式。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及中小银行的禀赋优势, 我们发现, 以抱团取暖及借力创新为内涵的新型联合创新是中小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可行方案。

内部创新指利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金和技术等资源, 自主研发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 以推动相关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 如招商银行布局智能金融, 推出“摩羯智投”;外部创新指借力外部富有创新精神的金融科技公司及团队, 通过资本运作合并技术公司迅速壮大自己的研发实力以实现金融创新, 如摩根大通为优化小企业服务, 收购在线支付公司We Pay;联合创新则是指通过合作的方式, 将自身内部资源与外部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企业对接, 借助对方的技术能力开发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金融科技产品, 如五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纷纷与互联网巨头结对子以拥抱金融科技浪潮。

可见, 内部创新对金融机构本身的战略规划力、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及人力资源等有非常高的要求, 外部创新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购方的财力、市场洞察力和风险把控力。这两种方式较适用于个别综合实力强劲的龙头机构, 在整个银行业范围内较难推广复制。联合创新因此成为我国银行业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现实选择。银行的牌照、资金、风控、客户资源与金融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客户服务实力相互嫁接, 双方实现优势互补。

不过, 就时下大热的五大商业银行与BATJS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 五大互联网公司结对合作的模式而言, 由于是一对一结合, 对双方的实力都有一定要求, 因此, 它较适用于大银行和大型金融科技企业的联姻。中小银行则难以独立与互联网巨头对接, 需要另寻出路。

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 存在研发投入大、后期运行维护难、个性化需求突出、风险防范持续全流程的特点, 而国内中小银行规模小、财力有限、单体实力较弱, 它们既没有能力开设科技子公司, 又难以通过投资或参股的形式并购科技创新企业, 也无法与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单独有效合作。但如果多个中小银行组成联盟或协会, 同时吸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不同领域的特色技术企业共同合作, 则有望以整体的力量负担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 在各参与主体的承受范围之内达成金融科技创新目标。通过银行1+……+银行N+金融科技企业1+……+金融科技企业N这种抱团取暖的合作模式, 中小银行可以推动科技资源的聚合, 运营成本的分担及创新风险的分散, 从而有效提升应对新一代信息科技挑战的能力。

中小银行联合创新路径探索

在金融科技浪潮下, 联合同业及科技公司推进金融创新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抢抓时代机遇、实现转型突围的重要选项。在大型集团层面, Morgan Stanley、WELLS FARGO、Goldman Sachs等五十多家全球顶级传统金融服务商已共建R3区块链联盟, 开创了新型联合创新的先河;而中小银行层面, 国际上德国储蓄银行金融集团已取得成功经验, 国内相关实践虽然稀少。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服务中小企业和中低净值客户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人财物资源有限、单体实力相对弱小的特质, 决定了联合同业及科技公司推进金融创新的模式是其实现金融科技转型的可行方案。走抱团取暖、借力创新之路, “小而散”的小银行才能合力成就“新金融”的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