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科技重塑小微金融逻辑

金融科技重塑小微金融逻辑

发布时间:2018-08-30 分类:趋势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会议强调,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缩短贷款审批周期,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稳健发展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建立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快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适当提高贷存比指标容忍度,支持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增设小微信贷专项考核指标,使小微企业得实惠,禁止存贷挂钩、借贷搭售等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信贷风险。

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表示,今年三次降准释放资金中有1万多亿元定向支持小微等普惠领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投放力度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同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务院层面就部署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已连续召开近10次相关会议。

政策的发力正促进银行业加大小微金融投入。 银保监会发布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这与2017年的数据相比,已有极大的改善。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低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今年8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67738.95 亿元,同比增长9.79%;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64%,占比较上年末低0.15 个百分点。

“正规金融应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之前小微企业平均在成立4年零4个月后才第一次获得贷款,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必须熬过“死亡期”之后,才能获得贷款。

商业银行为何如此谨慎对待小微企业贷款?如果不能解决银行业的担忧,即使再多的政策,资金也很难流向小微企业。

在成本和收益中寻觅平衡点

在过去十多年里,政府在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方面做出多种探索。央行和原银监会(现银保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为小微和涉农企业服务,包括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并动态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相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明确要求,多家大中型银行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另外,各地还建立了近万家小额信贷公司。近年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监管部门又推出了“三个不低于”和整治银行收费等政策措施。

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并未能获得有效缓解。 据世界银行2018 年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统计,截止2017 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到了1.8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2017年GDP比例的17%。

为何小微企业融资如此难?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方面遭遇了什么问题?

“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偏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依然是主要障碍,二是融资的便利程度不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行的研究报告显示,传统授信方式的固定成本太高不仅造成了信贷资源的可得性低,也使得获取过程不那么便利。金融科技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线上化的流程便利了客户服务;风险信息可以被快速获取并实时分析,借贷流程能够简化,这极大地降低了搜寻成本,加快了授信速度。

很多领先银行已经意识到,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小微业务的风险特点。《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分析,小微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往往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风险成本是经营小微业务最大的潜在成本。国内银行大都没有实现科学化定价,此前为了快速推动业务,小微贷款定价普遍偏低,导致大量高风险、低价值客户享受了低利率,银行端的收益却无法合理覆盖风险。

银行如何才能在成本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期做到商业可持续?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小微业务的风险特点,必须从业务模式出发,重新思考风险管理模式,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监管曾要求银行发展小微业务,对银行的风控体系要求很高,给金融科技企业更多机会。在金融科技时代,大数据的运用可在移动端多维度的分析客户行为特征,进而判断客户资信特质和风险偏好,这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银行在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降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以期降低风险成本,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

重塑小微金融逻辑

金融业服务实体,又依附于实体。只有实体经济盈利,金融机构才能生存。如果金融业要实现小微金融商业可持续,就势必要求利率要覆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由于小微企业风险高,需要在利率中加入更高的风险溢价。

“当前小微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利率,还有下降的空间。”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李均锋认为,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降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成本。通过加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资金来源成本降低。 二是通过新技术、新手段降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一般的对客户贷前贷后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贷款损失的风险溢价。 三是主要推动小微企业贷款续贷政策落地,第一次贷款不难,第二次贷款还要不难。社会上反映小微企业贷款到期续贷的利率比较高,通过“过桥”抬高了周转成本,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创新力度,使续贷的成本也降下来。 四是要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之外的附加成本。这样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力争年底之前,使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现有基础上再有明显下降,带动整个社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在金融科技机构对小微金融的逻辑中,除利用新技术降低融资成本外,正在探索另一条商业可持续之路。

在金融科技时代,大数据的运用可在移动端多维度的分析客户行为特征,进而判断客户资信特质和风险偏好,这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金融科技能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用线上化的流程便利客户服务,简化借贷流程,加快授信速度。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金融科技公司近来大量投入小微企业领域,特别是在银行传统的支付和贷款、融资业务愈发强势。根据麦肯锡金融科技数据库Panorama统计,中小企业业务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占所有其他子行业的26%。

金融科技公司做小微业务,背后的逻辑与银行等传统机构又有很大的不同。

据统计,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仅3年左右,造成银行介入小微企业信贷的巨大障碍:在创立初期不敢介入,刚有准入的条件,企业很有可能以及进入衰退期,甚至猝死。金融科技公司能否帮助银行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做到“比市场早发现、比同业早行动”?

事实上,小微企业有很多隐形资产,比如良好的经营状况,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就像沙漠里的水,隐形在沙子之下,不为人见,需要有一种方法去挖掘、收集这些水。

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正是在于用数字技术,把分散的、静态的、非结构化的小微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将隐形于小微业务中的价值呈现给资金方,并以数据手段来把控小微融资风险。这种数字能力事实上起到了普惠连接的作用。

而在金融科技机构对小微金融的逻辑中,除利用新技术降低融资成本外,正在探索另一条商业可持续之路。贷款仍是银行小微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麦肯锡研究显示,亚洲地区的小微金融获利构成已经出现变化,存款和手续费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高于利息收入的10%。金融科技公司正在从风险调整后贷款收入探索手续费产品收入和存款收入。如提供全面金融产品,把中间收入当做利润增长的重要抓手,通过更多的产品组合加强用户的黏性。

目前国内银行普遍仅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较少提供其他金融与非金融服务,无法抓住中小企业客户的全部价值。 “根据美国地区的估算显示,10年内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侵蚀60%银行业的小微业务利润。”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