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把握汽车市场发展新机

把握汽车市场发展新机

发布时间:2018-09-21 分类:趋势研究

如今,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消费金融元素已无处不在,无论是日化用品、服装、3C电子产品等这类小件商品,还是汽车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费中,金融服务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

这其中,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汽车金融行业,自2004年首家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平稳发展,在政策持续扶持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日益丰富,业务涉及领域不断细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汽车金融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汽车金融渗透率升至40%

我国汽车金融起步较晚,与成熟市场高达7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金融服务在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各个环节中的渗透率一直不高。不过,近两年来,受到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各领域资金需求显著上升、超前消费理念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以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等因素的影响,汽车金融整体的渗透率有明显提升。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7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新车整体金融渗透率提升至约40%,二手车汽车金融渗透率约为8%至10%。

不仅是渗透率,汽车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从业人数以及服务的客户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金融行业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扩大。

从汽车金融公司的零售端信贷规模来看,截至2017年年末,其零售贷款余额达到5603.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37.81亿元增长31.36%,占总贷款总额的83.78%。其中,新能源汽车贷款93.8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46.98亿元,增幅高达100.3%。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原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在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或融资租赁)的同时,根据消费者意愿提供附属于所购车辆的附加产品的融资。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汽车金融附加产品已迅速成长为机构新的盈利点。从数据来看,2017年,汽车金融公司附加产品的贷款余额达到了6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54.88亿元,增幅高达684%。

通过技术手段打破固定模式

从汽车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来看,正逐渐形成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为主,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等主体并存的格局,业务种类也主要围绕个人汽车零售贷款业务、经销商库存融资业务、经销商展厅融资业务、二手车贷款业务等来进行。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金融服务如何与技术相结合成为行业重点研究并实践的课题。对于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而言,其在线下更具优势,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以线上服务为主的汽车金融平台,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拓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汽车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注入创新“血液”,才能更好地破解转型之困。

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自身汽车金融服务相适应的发展契合点,是众多公司所选择的创新方向。

把握汽车市场发展新机

作为全球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息息相关,具有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在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接近饱和,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汽车制造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在去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强调,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另外,《规划》中也提出了六大重点发展任务,即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

站在行业新的起点上,各家汽车金融公司也在变革中寻觅发展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