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

普惠金融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

发布时间:2018-10-19 分类:趋势研究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需要调整。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要在风险可控或者承担适度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传统模式下为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普惠金融服务内生动力不足。三是补齐普惠金融领域制度短板面临挑战,缺乏系统性、制度性安排,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精准度不足。四是新型金融业态存在不够规范、信息安全等问题,普惠金融领域创新面临金融乱象,背离了普惠金融的初衷。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建议坚持问题导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银行业攻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第一,要解决融资难问题,不能靠银行业机构单打独斗,而是要按照“几家抬”的思路。要思考一是如何加强财政、工商、税务、监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做好政策传导,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如何消除小微和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三是如何打造适应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批量授信、批量开发,提高信贷服务质效;四是如何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发挥VC、PE等前期介入资金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体系。

第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应该综合考虑使用市场化手段和政策化措施,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思考如何在落实监管机构“两增两控”相关要求、坚持“量价统筹”的同时,通过内部转移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保障普惠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二是思考怎样更好地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政策要求,缓解小微企业续贷时的资金周转难题;三是思考如何鼓励科创企业和初创期小微企业,综合运用金融租赁、保理、票据市场、股权融资等金融工具,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第三,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一是如何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提供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真正把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二是如何针对小微企业资产特点和融资需求,因地制宜,研发中长期融资产品;三是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丰富抵质押品类型,缩短信贷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第四,面对普惠金融业务分散、额度小、成本利润率较低的情况,首先,如何按照监管要求,细化尽职免责办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考核指标及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激发做好普惠金融服务的内生动力?其次,如何合理制定独立的普惠金融信贷计划,切实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小微、“三农”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第五,在科技先行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深思,一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数据挖掘分析,从而提供精准服务;二是如何提升大数据风控在客户营销、反欺诈、风险预警、供应链金融、小微信贷和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而提高授信审批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第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体系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一环。要思考,一是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财政贴息、银税互动等模式;二是如何共建融资担保体系,形成“政府+银行+保险”小额信贷风险共担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风险担保;三是如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市场发展,维持良好的行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