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交通/ 汽车金融市场增长日新月异

汽车金融市场增长日新月异

发布时间:2018-12-21 分类:行业资讯

过去10 年,无疑是汽车金融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截至2017年末,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已达到人民币1.3万亿元,较2013年市场约3800亿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7%,未来三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8-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将分别达到19.19%、19.81%、18.50%,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近2万亿元,于2022年之前达到23760亿元。

在汽车金融市场用户方面,中国消费者对信用消费接受度越来越高,金融渗透率日益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约30%,而发达国家日本为60%,美国最高为90%,中国汽车金融增长潜力强势。豪华汽车零售汽车金融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就贷款金额而言,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约800亿人民币增至2017年约26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在豪华汽车需求增加且多元化贷款产品接受度上升的推动下,豪华汽车的零售汽车金融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22年前达到7600亿元人民币。

强势增长的背后,也看到市场上有很多声音对汽车金融市场尤其互联网汽车金融业务模型下的风控担忧,审批流程周期越来越短、首付越来越少、放贷周期长是关注焦点。

豪华车消费在近两年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这是受2009年购车潮牵引和近几年互联网及自主创业上市潮产生大量新中产所致。2009年购车潮的车主在近两年集中出现豪华车换购和增购消费,这从目前大部分汽车销售公司专门设置了换购部门也可以看到这个现象确实非常突出。新中产的豪华车消费则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这波豪华车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大部分不是透支消费,其中选择汽车金融服务大部分也属于消费支付方式的转化,不属于透支消费的范畴,这为豪华车板块的汽车金融服务发展提供了沃土,专家预测随着人们信用消费理念对于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将在未来十年产生持续强劲的发展带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因汽车金融公司可通过金融的输入,盘活汽车产业链,促进终端汽车销售,支持上端汽车生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发展的业务特性;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支持国内汽车金融信贷与消费金融的发展。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创新,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购车附加产品融资业务。2018年1月,《汽车贷款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生效,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发展无抵押类汽车信贷业务。2018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再次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了消费金融与汽车金融业务对于实体经济质效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在外部经济环境走势偏弱的大环境下,国家亦坚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指出“对于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负债率较低、风控能力较强的龙头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人民银行发布题为《改进民企融资服务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闻通稿,指导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汽车金融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金融机构,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提升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等多个发面,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汽车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提升了汽车集团的竞争优势、放大汽车金融产业协同效应;完善了行业体系,提升了汽车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加速了汽车市场的信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