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创新平衡点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创新平衡点

发布时间:2019-02-22 分类:趋势研究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

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金融业服务企业发展,更好地推动主业不断做强、做优、做精。

只有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营造好的金融环境和生态,才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应该找准结合点,金融机构既要了解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和运作规律,又要注意按需放贷;另一方面,企业应注意经营策略,从主业出发完善产业链条,不能过度分散经营。

金融科技如何有效发挥技术优势、规避行业风险?

互联网+’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成为趋势,金融与科技正从低频浅层次的融合走向高频全方位的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五化”:支付移动化、系统开放化、平台生态化、服务场景化、风控数据化。

传统的金融机构应在金融科技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表示,金融科技可以冲破市场壁垒,促进金融市场开放,但金融科技也会助长跨境违法违规提供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因此,跨境金融服务要放得开、管得住,风险必须可控,缺一不可。

“要充分地认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数字化的手段在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

李东荣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和扶贫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从而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下一步应建立创新增信与风险分担机制,针对农业农村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抵质押贷款产品,充分发挥信贷+担保、信贷+保险+期货的风险分担作用。

从机构的角度来看,技术赋予普惠金融的空间还有很大。普惠金融一直存在两个问题:惠而不普、普而不惠。小微企业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而金融科技则可以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长久化、可验算、可量变的保障手段。

“今年以来的金融业全方位开放,势必会重构中国金融市场。”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提出,针对全方位开放、穿透式监管正在成为新时代金融业主要特征的背景,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三大重要因素:开放金融市场,维护金融安全;强化风险约束,加强专业化;提升监管效率,进行数据统一。

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不仅影响了整个金融业态、金融产品、金融创新,同时也对于政府管理尤其金融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相关部门正在督导建立对各类交易场所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违法违规问题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