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两会热议金融科技 传递了哪些信号?

两会热议金融科技 传递了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19-03-15 分类:趋势研究

虽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直接提及“金融科技”,但金融科技已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热点。从互联网金融逐渐向智能型金融科技转型,中国金融服务在科技的助力下,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继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连续5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今2019年两会,对金融科技又释放出哪些信号?金融科技的发展又呈现了哪些趋势?

助力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金融科技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的重要体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12次提及小微,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重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成本、增强投放成本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赋能。金融科技助力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也是其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的重要体现。

利用金融科技破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深层原因在于技术条件的约束,致使传统金融机构无法采取有效手段以较低成本解决与民营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科技在解决民企融资难题中,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识别不精准、融资成本高等痛点,探索利用神经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信贷业务成本,提升信贷服务效率,推动融资审批更加自动化、产品营销更加网络化、风险识别更加智能化。

利用金融科技破除数据采集难题,同时也应加快数据立法

小微企业征信难在数据采集,金融科技企业利用多方计算、标记化等技术,加强数据整合与深度运用,提升数据洞察能力,降低金融机构的数据获取难度和成本,缓解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推进金融机构提供更普惠、更精准的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和个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避免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滥采滥用的情况发生,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呼吁应加快数据立法。同时,建立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细化数据安全责任制度,强化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体系建设。

利用金融科技加强风险控制,提升监管能力

在金融科技中,传统金融所具备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依旧存在,而作用到诸如P2P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支付等具有网络信息技术专业性壁垒的科技金融场景下,使这些金融业务经过复杂结构化处理及技术编程后,增加了其中风险的隐蔽性。例如技术及数据的风险性;灰色套利等等。

因此,也要加快金融科技在监管的应用,提升监管能力。证监会中心主任在两会期限受访表示,证监会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监管科技技术,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

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提高金融风险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针对金融风险隐蔽性高、传染性强、传播快等问题,建立金融风险科技管理机制,研发基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监管平台和工具,提升风险探视感知和计划能力,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科创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或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新渠道

科创板在两会期间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支持发展创业投资。”这是科创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受限于国内A股市场上市制度,金融科技企业在2017-2018年都是远赴境外资本市场。虽然从监管要求来看,金融科技企业首批登陆科创板,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但结合目前科创板细则来看,以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公司还是符合申请条件。金融科技公司上市科创板会有多方面利好,如前期的PE、VC有较好的退出通道;金融科技企业的估值会有较大空间,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信息传递及时,利于企业品牌化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