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数字化时代的普惠金融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4-29 分类:趋势研究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和农业发展的难题。传统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农业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获客难、风险高、见效慢:银行的网点和客户经理能够覆盖的小微企业和农户数量非常有限;银行以抵质押物为核心的风控模式,与小微企业和农业的经营模式存在天然冲突;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和农业的商业动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方都在积极努力。除了监管部门频频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金融科技企业也通过技术赋能,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科技服务、众筹众创等领域为小微企业切实解决融资难题。
首先,数字化解决了客户洞察问题。在金融数字化后,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分析从单期静态进化到多期动态,能更精准地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客户的认知更加全面和长效。数字化也促进了金融产业链的可视化,这从根本上实现了金融机构了解客户、认知客户进而经营客户的目的。
其次,数字化让传统风控物化为数。传统信用模型强调客户的抵质押物,数字金融基于客户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建立信用模型,不仅可以做到无抵押无担保,而且在线上即可完成交易。风控物化为数不仅提升了准确度和效率,还使风控决策更具有前瞻性。
最后,数字化还提升了行业效率。传统金融业务是人力驱动型,数字化不仅对于金融行业内的效率有巨大提升,其带来的智能化和规模效应,使得普惠金融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极大降低了单笔业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
其实,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场景也不是互联网时代创造的新名词,但金融科技的引入使得场景发生改变,重塑了金融产业链中“人货场”的连接方式。
数字化时代接入金融科技使得普惠金融线上化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得到大幅拓展。如资产端的个人现金贷、房抵贷、车抵贷等,都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而金融机构在后台便可获得客户大量的多维度信息,对客户的形象进行精准刻度,使得“人货场”的连接方式愈加虚拟化、多样化和线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