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系统/ 中国普惠金融新特征显现

中国普惠金融新特征显现

发布时间:2019-08-07 分类:行业资讯

日前,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日前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微众银行合作编写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解决金融服务不匹配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引导下,中国普惠金融出现四大特征:

一是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以来,针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决策部门统筹规划,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债券发行支持、风险分担等各个角度出台了多项新政策。

二是普惠金融的机构体系日益丰富。大型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创新,建立了适应普惠金融服务需要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贴近基层的天然优势,使金融服务触角不断向下、向小、向农延伸;非银行机构,尤其是保险和担保等行业在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是数字普惠创新继续深入。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关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除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外,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保险等)已成为数字普惠创新的主力。

四是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聚合模式”被提出并应用。该模式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将在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各有所长的机构连接起来。诸多业务参与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化优势,以规模经济效应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信贷解决方案。